幼小銜接的重要性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1.84W人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有哪些,幼小銜接就是小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之間的過度,有很多小孩子在剛進入小學的時候是非常不習慣的,因爲壞境各方面的不一樣,所以家長要注意這方面的轉變,下面小編分享幼小銜接的重要性有哪些的文章,一起來看下吧。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有哪些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有哪些1

幼小銜接需要注意以下

如果說孩子1歲以前,媽媽每天都在擔憂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3歲孩子的媽媽主要擔心孩子的行爲習慣、能不能適應幼兒園的話,那麼孩子成長到5-6歲的時候,其實已經是很省心的階段了。

孩子的整體情緒比小時候穩定多了,不會再整天粘着媽媽,而是喜歡與小朋友一起玩,行爲上越來越省心,媽媽可以放心大膽的開始做很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不管寶寶還是媽媽在這個階段都會相對舒服。

但是,畢竟每個年齡段都有這個年齡段的困惑和焦慮,對於5-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講,最大的焦慮來自升學,孩子馬上就要幼升小了,幼小銜接做不做,孩子的學習習慣要不要培養,怎麼培養,這就成了最困擾家長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孩子的性格特點。5-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絕對可以稱爲天使,與3、4歲處於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動不動就哭鬧撒潑的孩子,和7、8、9歲狗都嫌的孩子相比,5-6歲的孩子絕對可以用甜美兩個字來形容。

他們大多數時間都很乖,很聽話,比如他會積極主動幫忙做家務,吃飯的時候會幫忙端菜,佈置碗筷,吃完飯他會說媽媽我幫你洗碗吧。甚至吃個零食或巧克力也不再自把自爲,而是過來請教你:媽媽,我可以吃塊巧克力嗎?每次你表揚他或者誇獎他的時候,他就特別開心。

他也會表現得很愛學習,特別喜歡纏着你看書,喜歡你跟他說話,教他本領,他也很愛炫耀自己學到了什麼,喜歡告訴媽媽他認識哪些字,喜歡書寫自己的名字,有時候就算你強迫他,他也不太會反抗,而是會乖乖順從。

帶他去外面與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也會覺得他不再是以前那個愛打架惹事的小壞蛋了,而是變得懂事了,看見小朋友打架的時候,他會批評對方,你們這樣是不對的。如果他被打被欺負了,他也不再會像以前那樣自己解決,而是會跟對方講道理,或者乾脆去告訴對方的媽媽。

這些表現會讓媽媽覺得很欣慰:我們家寶貝長大了,懂事了。當然有時候孩子也會有情緒,有自己的一些堅持,但是整體上他們變得容易溝通了。

如果非要說問題的話,5-6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爭強好勝。他們特別在乎輸贏,如果自己贏了就像中了500萬一樣,如果輸了,就會大哭不止,有時候半天也哄不好。

因爲在乎結果,所以他們也會習慣性推卸責任,明明是自己乾的,他們卻會故意找一些藉口說不是自己乾的。很多媽媽在這個時候會批評甚至懲罰孩子,總覺得你犯了錯,如果我不教給你正確的態度你就會變壞。

其實這是孩子的正常成長階段,他們這個時候開始瞭解自己的能力,他知道憑自己的能力,什麼事有把握,什麼事沒有把握。所以他們與你進行的比賽,都是一些他們覺得有把握的事情。在這樣的心理預期下,贏了他覺得是理所當然的結果,這就跟你表揚他是個乖孩子一樣,讓他覺得欣喜。

但是輸這個結果,孩子沒預期過,他沒設想過這種可能性,所以當輸這結果出現的時候,大大超過他心理預期的,他自然會很難過。孩子就會大哭大鬧。這是一種正常的釋放壓力的過程。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因爲孩子輸了哭鬧而責備他,如果可以,儘量讓孩子多贏,因爲贏了孩子會覺得我的判斷是對的,自信心就更容易建立。當孩子輸的時候,不要批評他輸不起,而是可以與他共情,告訴他,現在的結果可能超出了他的心理預期,幫孩子把這種難受的情緒命名,任由孩子發泄出對自己的不滿。

整體來說,5-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開朗而甜蜜,這個階段也是親子關係最甜美融洽的階段。

如果不要求孩子有學習上的功課壓力的話,大家都會覺得很美好。但是生活總是有點不盡如人意,明明這麼融洽的時光,卻偏偏要因爲學習而抓狂。

這個階段的孩子面臨這切切實實的幼升小的壓力。如果要進好的學校,一定要孩子具備足夠的知識儲備。那麼幼小銜接方面的學習就特別必要了。關於幼小銜接,相信大家聽到過各種各樣的說法,有的說幼小銜接不用做,支持零基礎入學。有的卻說現在小學壓力太大,功課緊張,一定要先學起來。

我的看法是幼小銜接要適度的做。基本的認字、寫字、英語、數學啓蒙必須要做。有些媽媽會擔心提前讓孩子做幼小銜接會不會傷害孩子。答案是不會,因爲5歲的孩子已經具備足夠的學習能力了。

數學方面孩子具備基本的時間概念,可以說出一週幾天,今天是星期幾,可以瞭解日曆,自如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孩子這個時候喜歡玩鐘錶,他雖然可能不認識鐘錶,但是已經知道當長針指向幾的時候他應該做什麼了。

他也具備了足夠的方向感,向前、向後、向上、向下、從左到右有幾個,從右到左有幾個他都能做得不錯。

語文方面,孩子這個階段喜歡閱讀,有自己鍾愛的書,同時他們已經具備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力,有強烈的表達欲,那麼這個階段媽媽在陪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他多看繪本,先看圖,讓孩子自己根據圖編一個故事。然後再讀文字,讓孩子聽聽感受。最後再一邊看圖一邊讀作者的文字。同時根據孩子的故事問他一些相關的問題。

這樣就能充分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思考能力。這個階段孩子還會表現出強烈的愛認字的慾望,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利用孩子的特點,有意識地教他認字。

英語方面,我建議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多聽,讓孩子學習一些基本的對話,學習26個字母,認識並記住一些常用的單詞。

這些是孩子具備的能力。不過我相信一談學習,很多媽媽抓狂的不是孩子具備了哪些能力,而是孩子學習表現差勁的地方,孩子動不動寫鏡面字、注意力不集中,字寫得歪歪扭扭等各種狀況都會出來。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出現這些情況時,是沒認真,是不夠專心。

之前就有媽媽告訴我,她教孩子認字,如果沒有任何處罰措施,孩子學十個字最後能記得兩個就謝天謝地了。如果她拿跟棍子坐在旁邊,不記得就打手的話,孩子基本馬上就能記住。其實孩子的知識掌握得牢不牢,不是孩子不專心,而是孩子可能真的能力不足。

就拿孩子動不動寫鏡面字的情況來說,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別容易把b認成d,6寫成9

家長教一遍往往還有耐心,教到10遍的時候,肯定開始抓狂了。其實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不是孩子不認真,而是他們的視覺能力不足,他們本身正處於左右混淆與辨識之中,而且他們的視覺能力還集中在局部,沒有全局意識,所以特別容易混淆。

與視覺的左右混淆相伴出現的,還有手眼協調性的不足。所以這個階段如果孩子寫字寫得歪歪扭扭,動不動把字寫的很大,卻筆畫不工整的話,這是正常現象,這是手眼協調性不足的表現,大多數孩子都這樣。這個時候媽媽不是一味的批評孩子你要把字寫小,寫直,而是要練習手眼協調能力讓孩子協調性增加。

在注意力方面,很多媽媽會發現,孩子好像注意力不夠集中。尤其如果去上一些學前輔導班,很可能別的小朋友都能坐得住,坐得直,但是老師會特別告訴你,你家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動不動分神,動不動會把身體扭來扭去或者與周圍的小朋友說話。

當老師這麼特別告訴你的時候,媽媽當然心情會特別沉重,會特別擔心,自己寶寶是不是有問題。其實這是正常的,如果你去一個班聽課,你會發現大多數小朋友都是這樣的。如果孩子是男生的話,表現又會更差,更好動。

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男生更多是視覺能力優勢的,現在很多教學方式都是以說爲主,男孩子語言理解能力差一點,就不容易懂意思,所以更容易走神。還有一個就是男孩子的荷爾蒙分泌更旺盛。這份成長的荷爾蒙需要他們有足夠的運動能力,需要他們在各種運動中去釋放。

如果孩子運動不足,成長的荷爾蒙得不到釋放,他們坐一段時間後就會不由自主地動一動。所以當孩子被老師批評不夠好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有一個接納的心態,知道孩子的基本狀況是什麼,只要孩子不是太出格,不用太在意。

當然我也知道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幼小銜接更順利,學習能力更強,注意力更集中。那麼接下來與大家分享一些提升注意力的方法。

首先,一定要多帶孩子運動。這個運動不是說帶孩子去花園,任由他和小朋友瞎跑,瞎玩。而是有規律的動。幼兒園要求的所有運動孩子一定要會。5-6歲的孩子可以每天跳跳神、拍拍球,騎騎車,或者做做跳遠、跳高、單腿站立,拉單槓等動作。如果可以,也可以讓他學學羽毛球、網球等球類運動。

這些運動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發泄多餘的荷爾蒙,荷爾蒙發泄後,孩子更容易坐得住。另一方面可以鍛鍊孩子的肌肉力量,手眼平衡性。肌肉力量一方面可以控制孩子能不能坐得住,當孩子肌肉力量足夠時,他的手握筆也會更有力,寫字會更好。還有就是,當孩子在運動中手眼平衡加強時,孩子寫字也會更自如。字更好看。

第二是要帶孩子做一些視覺提升的練習。讓孩子畫畫、剪紙、塗色,教孩子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塗色不要出框。這些會讓孩子視覺得到鍛鍊,手眼平衡能力增強,那麼孩子鏡面字的狀況會改善的快一些。我比較推薦公文的或多湖輝的書來做相關練習。

第三是讓孩子聽故事的時候,一定要配合閱讀,配合提問。你可以一邊講,一邊問寶寶,這個圖裏有什麼,他在幹什麼,讓孩子學會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在思考的過程裏他的注意力自然而然也會集中起來。

第四是學習一定要根據這個階段孩子的實際來,在生活中讓孩子學習認字、語文、數學、英語,不要拔苗助長。

幼小銜接的內容

一、心理:

在幼兒園裏,由於幼兒教師時刻關心着孩子在園的全天活動,孩子對老師的`依賴性比較大。而在學校裏,老師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對孩子的生活、活動的關心會相對較小,因此最初會使孩子出現不適應,進而出現抗拒心理。因此,家長可以讓孩子接觸身邊的小學生,瞭解小學生上課、作業、考試等情況,從而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其次,家長要注重兒童自信心和任務意識的培養。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做事。這是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基礎。同時要培養孩子承擔任務的意識,形成接受、完成命令的指示的習慣。平時家長要經常給孩子佈置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任務,並鼓勵督促他們按時完成。如:掃地、整理衣櫃、收拾碗筷、購買簡單的物品,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逐漸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

二、學習能力

這裏所說的學習能力的準備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的準備,也包括前閱讀、前書寫和初步計算能力的準備。入學前,家長要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有意注意、記憶及觀察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一些觀察、記憶的要求。比如,請孩子把今天下了一半的棋在明天再擺出來;讓孩子觀察房間裏物品的擺放,並用語言加以表述,等等。還可以與孩子做一些訓練性的遊戲,如聽成人指令做事,成人提示孩子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做什麼,孩子一次聽完記住,再按順序逐步完成等。

1、閱讀能力

閱讀是小學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調查發現,孩子入學後發生適應性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閱讀跟不上。所以入學前讓孩子作好閱讀準備也是相當重要的。這裏所說的閱讀準備主要是指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訓練時我們應從讓孩子喜歡看書開始,然後會一頁一頁、一個內容一個內容地看書。還可以讓孩子接編故事,仿照講述,看圖講述等。這樣對孩子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都是有力的促進。千萬不要在孩子間橫向比較,給自己的孩子亂貼標籤。看到別的孩子能背20首唐詩而自己的孩子只會背5首就說孩子笨,這樣的標籤會大大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2、傾聽能力

聽的習慣與能力是衡量孩子學習能力的標準之一。許多作文優異的小學生,他們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聽的習慣,傾聽是一促和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對聽故事、聽兒歌總有極大的興趣。經常聽聽錄音、聽聽廣播;聽得多,勢必積累得多,在表達時就有了豐富的素材與較強的組織能力。大人在與孩子說話時,不要羅嗦反覆地說,一句話說得多了,則成了可聽可不聽的話。這樣的羅嗦重複對孩子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相當不利,孩子很難直接辯別出哪些是要聽的,哪些是可以不聽的,結果很可能導致孩子沒興趣聽,對什麼都不認真聽,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這樣就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大人要對孩子聽的習慣負責。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過多重複自己的話。

3、語言表達

交際依靠表達。進入小學,進入一個新的交際圈,表達自然就顯得重要起來。通常一個善於表達的人,容易獲得別人的肯定,自然就獲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學校不原表達自己的孩子,很難讓老師、同學在短時間內瞭解他、喜歡他;表達能力差的孩子,別人很可能會覺得他笨,認爲他懂的少。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導致孩子不自信,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害怕到學校去。因此在入學前,家長要給孩子機會表達,幫助他組織語言,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4、自理能力

進入小學後,孩子不僅要儘快適應新的學習要求,還要能獨立解決原來由幼兒園老師幫助解決的許多日常生活問題。因此在入小學前關注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前提。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除了會自己吃飯、穿衣、睡覺外,還要學會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大膽地說,懂得講衛生和注意保護自己等等,特別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做事幹淨利落,不拖拉。

5、交往能力

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面臨着新的夥伴羣,要使孩子順利過渡,處理好與新夥伴的關係很重要。因此在幼兒園階段就要積極地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兒階段孩子的社會程度不高,他們在羣體中習慣接受別人的幫助,而很少想到幫助別人,有了糾紛常常求助於老師,缺乏經驗自行解決矛盾的能力。因此家長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幼兒園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理解。這學期是我們共同合作的最後一學期了,也是最關鍵的一學期。希望大家配合我們做好以下工作:

1、及時、認真的協助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

2、對於孩子的變化及時溝通(電話、短信、預約談話)。

3、能夠積極主動地參加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

4、能夠正確對待老師、孩子、家長間存在的問題(溝通產生價值)。

幼小銜接要注意什麼

生活環境的變化:幼兒園的教師一般佈置地非常美觀,而且形象生動,不僅擁有豐富的物質環境,還包括和諧的心理環境。而小學教室沒有這麼美觀的環境,只有桌椅和黑板。

生活內容的變化:幼兒園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學習,並沒有嚴格要求他們掌握什麼具體內容。而小學學習是社會義務,孩子需要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來學所規定的課程。

師生關係的變化:幼兒園的教師就像父母一樣,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師生之間的關係也非常親密。而小學教師將所有的精力放在教學上,對孩子生活的關心比較少。

教學方法的變化:幼兒園教學具有直觀性和趣味性,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邊玩邊學。而小學強調知識文化的訓練,需要孩子的勤奮刻苦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幼小銜接怎麼做

1、 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通過日常生活,培養孩子理解每個活動的規則,幫助孩子掌握執行規則的能力。

2、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家長要讓孩子理解任務的含義,培養幼兒樂意接受任務的意識,並努力完成任務。

3、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給孩子提供鍛鍊的機會,讓他們獨立完成佈置的力所能及的任務。

4、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多孩子進入小學後對學習會感到厭惡,尤其是數學的學習,因爲數學本身就比較枯燥,所以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不到樂趣,就無法專心學習。對此,至慧學堂開設了KIDS班,幫助孩子提前接觸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學習,通過幼小銜接訓練幫助孩子爲幼小銜接做好準備。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有哪些2

幼小銜接的誤區有哪些

幼小銜接的誤區:幼小銜接就是大班的事兒

正確的認識:幼小銜接,不是一個能夠臨時突擊的短暫過程,而是需要從幼兒園階段開始,一直持續到小學一年級全學年的長期過程。父母對於幼小銜接的認識、態度和行爲,將決定孩子入學後在很多方面的表現。

明智的做法:雖然幼小銜接主要集中在從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一年級這一年多的時間裏,但是很多準備工作卻始終貫穿於整個幼兒階段,如習慣的養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因此,真正做好幼小銜接,絕不能等到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我們需要從幼兒入園甚至更早的時候開始。

幼小銜接的誤區:幼小銜接就是擇校

正確的認識:如果家長有條件爲孩子選擇一所非常好的學校,並且不存在很多的麻煩問題,當然是非常理想的一件事。但是,一所好的學校,並非所有老師都盡職盡責;一所一般的學校,也有很多好老師會對孩子盡心盡力。所以,家長不必爲了孩子的擇校問題搞得心力交瘁。

明智的做法: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都扎堆選擇所謂的名校,其實沒太大必要。更爲關鍵的是,家長爲孩子選擇的學校一定要跟孩子的自身發展情況相匹配。其實,擇校就跟人生的很多選擇一樣,合適的纔是最好的。

幼小銜接的誤區:幼小銜接就是多學知識

正確的認識:幼小銜接,是讓孩子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小學的一個過程。我們不能單純地把這個過程看成擇校、上培訓班,而是需要從多個方面去入手準備。

明智的做法:除了相應的入學知識準備以外,家長更應該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1、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最爲關鍵的就是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2、跟學習和生活相關的能力,最爲關鍵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3、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最爲關鍵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幼小銜接的誤區:幼小銜接就得多上培訓班

正確的認識:“幼小銜接班,上還是不上?”這個問題長期困擾着很多幼兒園孩子的家長。究竟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還真沒有標準答案,關鍵取決於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家長平時的用心以及孩子本身的特點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點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絕不能把幼小銜接狹義地理解成就得多上幾個“幼小銜接班”。

明智的做法:適當的知識儲備有利於孩子的順利銜接。不過我們需要把握好度,避免走入兩個極端:一是過度學習,提前讓孩子學習太多小學階段的知識;二是認爲孩子什麼都不該學,否則會“毒害”了自己的孩子。其實,家長的關注點不要放在是否應該學的問題上,而是應該放在何時學、怎麼學等更爲關鍵的問題上。幼兒階段的孩子,應多以遊戲互動的方式,通過玩來掌握應學到的知識,比如認字、數數等,而不應該讓孩子機械地、被動地學習。

幼小銜接的誤區:進入小學就是學校的事兒

正確的認識:小學既是孩子學習歷程的真正起點,也是孩子一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學校是繼家庭之外引領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場所,既爲孩子提供了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也對父母和孩子有所要求。要讓孩子的幼小銜接更加順利,家校互動纔是最爲關鍵的解決之道。教育孩子,絕不僅是學校和老師的任務,需要家庭和學校的相互配合、共同參與、分工協作。

明智的做法: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到位,老師在學校也會更加省心,這比給老師送禮更管用。作爲老師,內心都希望所有家長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比如平時督促和檢查孩子的作業、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家長會或親子活動、孩子有事無法到校上課事先請假、對學校和老師的要求給予積極迴應等等。

幼小銜接的誤區:孩子不適應就隨便責罵

正確的認識:對於所有孩子來說,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也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每一個剛進入小學的孩子都需要一段適應期。當然,不同的孩子所經歷的時間長短不一樣,有些孩子進入小學一個月就能完全適應,而有些孩子可能就需要一個學期甚至一個學年。

明智的做法:如果家長沒有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導致孩子進入小學後不適應,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多給孩子鼓勵和肯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不要隨便責罵孩子;2、跟孩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把每一個問題都當作孩子和家長共同成長的機會;3、保持家校聯繫、搞好家校互動,積極爭取老師的支持和配合,助力孩子的成長。

幼小銜接的誤區:家庭作業必須陪着孩子做

正確的認識:當孩子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時,對小學的學習既新鮮又陌生,而對完成家庭作業不一定能很快適應。因此,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完成,如:做做小遊戲,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讀得好、記得快。這樣,既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完成作業,又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明智的做法:在孩子入學初期,我們可以適當陪同他做作業。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家長就必須逐步放手,慢慢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通過家庭作業,讓孩子成爲一個獨立的學習者,應該是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在輔導的時候,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做作業始終是孩子的事,家長的主要任務是督促和檢查,絕不是代勞。

幼小銜接的誤區:孩子的成績就是唯一

正確的認識:其實,在小學三年級之前,考試和分數都不應該成爲衡量孩子學習情況的唯一標準。很多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學不好,而是因爲粗心大意、上課不認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欠缺等造成的。

明智的做法:因此,在小學前半段,我們更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這三件事,而不是僅僅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每一次考試和分數上面。

幼小銜接的誤區:幼小銜接就是孩子的事兒

正確的認識: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關鍵階段,家長都需要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不斷學習和自我成長,從心理上和情感上給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幫助,讓孩子在人生的每一個轉折點都走得更加從容。在幼小銜接這個關鍵階段,同樣也不例外。

因此,需要經歷幼小銜接這個適應過程的,除了孩子,還有家長。爲了在這個時期能給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成爲他們勇敢向前的堅實後盾,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準備,完成自我角色的轉變,讓孩子更加從容地進入小學。

明智的做法:首先,需要清楚認識自己的角色。我們可以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即將成爲一名小學生的家長了,從而讓我們的言行舉止發生一些變化。同時,我們還可以從過來人那裏獲得相關的信息和經驗教訓等,比如:主動向家有小學生的親朋好友諮詢和請教,瞭解他們作爲小學生家長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感受,獲得各類教育問題的處理經驗等。

其次,儘量調整好自己的生活節奏和作息時間,爲孩子入學做充分準備。當孩子入學後,每天的作息要有序、有規律,如:用餐、學習、休息都應安排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因此,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制定一份新的家庭作息時間表。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以身作則,帶頭按新的作息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幼小銜接的誤區:重視物質準備,忽視心理準備

正確的認識:對於即將上小學的孩子,由於他們的角色和任務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處的環境、所接觸到的老師和同學也會有很多不同,這就需要我們幫助孩子提前做好適應這些變化的相關準備,其中最重要的入學準備就是讓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充分準備,以便入學後儘快適應角色的轉變和環境的改變,讓孩子的心理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軟着陸”。

明智的做法: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1、實地參觀,增加孩子對小學的感性認識;2、家園配合,引導孩子對小學產生嚮往之情;3、演練角色,增強孩子的角色意識;4、提前試讀,讓孩子體驗一次“實戰演習”。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