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家風在家庭基本建設中意義重大

本文已影響1.33W人 

重視家風在家庭基本建設中意義重大,我們都知道在家庭中要想對孩子做出榜樣,首先就需要嚴於律己,言傳身教,糾正自己的習慣和錯誤,尤其要加強家風的建設,下面來看一下重視家風在家庭基本建設中意義重大。

重視家風在家庭基本建設中意義重大

重視家風在家庭基本建設中意義重大1

1、家風對家庭成員而言,就好像土壤層對禾苗,決策家庭成員是強健還是弱不禁風。

“家風正,子孫後代興。”優質家風對家庭成員而言,就好像土壤層對禾苗。土壤層富饒,禾苗便會強健;土壤層瘠薄,禾苗便會弱不禁風。非常是對延展性較強的幼年一代的性情、氣場、品性,乃至起着“形塑”的功效。

2、家風就好像“染色機”,對家庭成員起耳濡目染的功效。

墨子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故染不能不小心也。”它是說,在青綠色中染就是說青綠色,在淡黃色中染就是說淡黃色。因此染絲必須謹慎啊。

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與之俱黑。”自然環境可以鑄就人,也可以摧毀人。好的自然環境可以讓人勤奮,惡劣的環境一樣也可以讓人萬念俱焚。

家風就好像“染色機”。生活在特殊的家庭,耳聞目睹,耳濡目染,必定會不經意間地遭受家風的危害和陶冶,其觀念、品性、性情、氣場,必然要含有這一家庭家風的特點或印痕。

3、優質家風如同“知季節”的好雨,滋養家庭成員的心底。

人們成人回望自身的成長階段,兒時祖輩到底讓我們說過什麼話,記牢的並不是很多;可所有人的身上都含有長期性生活的哪個家庭的印痕或印痕。這充足說明,家風就好像知季節的好雨,能夠“潤物無聲”地立即滋養家庭成員的心底,薰陶家庭成員的精神實質品性,推動家庭成員的價值觀念和審美觀趨向。

4、優質家風就好像“潤滑液”,能夠合理調整家庭成員的關聯。

優質家風對創建和睦的家庭成員的關聯,具備關鍵的重視家風在家庭基本建設中意義重大_第2頁功效。在平時生活中,家庭成員中間不太可能沒有一切磨擦、分歧、矛盾。具備優質家風的家庭,家庭成員胸襟寬闊、善解人意、通情達理、互相禮讓,便會降低磨擦,積極解決矛盾,一家人雍雍諾諾,家庭氣氛寧靜和睦。而欠佳的家風,便會滋長磨擦、分歧、矛盾,家無寧日。

5、優質家風就好像“黏合劑”,對家庭具備牢固的功效。

優質家風能使家庭成員性格外向、豁達大度,做事可以大局爲重,互相原諒、寬容,就好像“黏合劑”,對家庭具備牢固的功效。而欠佳的家風,會毀壞家庭的團結一致和家庭構造的詳細。

6、優質家風能夠提高家庭成員的優越感。

家庭生活的優越感,必須一定的經濟。但家庭的經濟發展標準並並不是決策優越感的唯一標準。家庭優越感跟家庭經濟發展標準並不徹底正比。沒有優質家風,即或者上百萬財產,也將會過得味同嚼蠟,乃至愁眉不展;而如果有優質的家風,即或家庭的化學物質生活標準差一些,還可以使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兒。

7、家風事關家庭的社會發展品牌形象和社會發展信譽。

一個家庭的“家風”,意味着家庭或大家族的社會發展品牌形象和信譽,決策社會發展對這一家庭的點評是反面的,還是負面信息的。而家庭的社會發展品牌形象、社會發展信譽又立即決策這一家庭的人緣人品、人脈關係與人際交往。

家風優質,這一家庭的人就可信賴,會獲得大家重視。講話許多人聽,辦事許多人幫,有艱難許多人下手相幫,大家都善於跟那樣的家庭相處、協作、相處。家庭的`門路越走越開闊,家庭愈來愈興旺發達。若再者就是,這一家庭便會變成“孤苦伶仃”。講話沒有人聽,辦事沒有人幫,沒有人善於跟他協作、相處。家庭的門路越走越狹小,家庭便會逐漸邁向衰落、衰落。

重視家風在家庭基本建設中意義重大2

什麼是家風?

有人說家教,有人說家訓……說到它,我們往往會聯想到過去的世家大族、百年古訓,“家風”似乎與一般的小家庭無關。

但在我看來,如今的“家風”,其實更多是一個家庭的氣質和價值觀。無論大家小家,父輩祖輩顯赫與否,他們一定有自己的立身處世之本,告訴晚輩應當如何行走世間。

可以說,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

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堅守自己的底線——它是我們行走世間的底氣所在。

好的家風,立品格

先學做人,後學做事,是中國人的古訓,也是很多優秀家庭都重視的品質。

曾國藩是近代史上有爭議的人物,但他對家教的重視卻留給我們頗多借鑑之處。

首先是“儉”。曾國藩位高權重,但他極看不慣京城世家子弟奢侈腐化、揮霍無度的習氣,於是不讓子女搬到京城,只讓他們住在鄉下。

家門口也不掛任何“相府”“侯府”之類的匾,簡樸從事,一般人路過都不知道是大官宦的家。

妻子女兒跟他同住江寧(南京)兩江總督府時,他規定她們白天下廚做飯菜,夜晚紡紗織麻到深夜,天天如此。

曾國藩的日常飲食,總以一葷爲主,非客到,不增一葷。其穿戴更是簡樸,一件青緞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

除了“儉”,曾國藩對子女的另一條要求是“勤”。

公務再繁忙,曾國藩都要抽時間給孩子寫信,幫他們改詩文,和他們聊學習聊生活。

他要求兒子曾紀澤:每天起牀後,衣服要穿戴整齊,先向伯、叔問安,然後把所有房子打掃一遍再坐下來讀書,每天要練1000個字。

家務事不分男女,兒子掃地、種菜,女兒要做飯、織布,不能隨意使喚僕人。

後人說,“曾家無一是廢人”,6代子孫興旺了百年。曾國藩的子孫後代,哪怕沒有直接接受過祖先的教育,但這種簡樸勤勉的精神,卻融入血液中,成爲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人品是一個人立世的骨,而家風是一個人樹立品格的開始。好的家風,令一個人在世上,“行得正,企得正”。

好的家風,定性情

有句話說:性格決定命運。

好的性格,能讓一個人更積極地面對生活,走上更好的道路。而塑造一個人性格的,正是他的家庭。

豐子愷有七個子女,他很注意呵護孩子的童真,極力反對把孩子培養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豐子愷像個大小孩一樣,抱孩子,喂孩子吃飯,唱小曲逗孩子,畫畫引孩子笑,毫無架子。

有一次,長子瞻瞻要豐子愷抱他到車站去買香蕉,“滿滿地擒了兩手回來”,到家時,卻熟睡在父親肩頭,手裏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豐子愷也沒有責罵他。

他說:“這是屬於孩子的真率、自然與熱情,大人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孩子來,簡直是病的、僞的!”

除了讓孩子在愛的空氣中自由成長,豐子愷還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

1947年, 豐子愷50歲,他在杭州與子女立下“約法”:

(一) 父母供給子女,至大學畢業爲止。放棄者作爲受得論。大學畢業後,子女各自獨立生活,並無供養父母之義務,父母亦更無供給子女之義務。

(二) 大學畢業後倘能考取官費留學或近於官費之自費留學,父母仍供給其不足之費用,至返日爲止。

(三)子女獨立之後,生活有餘而供養父母,或父母生活有餘而供給子女,皆屬友誼性質,絕非義務。

豐子愷早年留學日本,因而也希望兒女上大學或出國留學,但並不強迫。他愛兒女,但不溺愛,供養只到“大學畢業”或“留學”期滿爲止。

除此,子女獨立後,父子父女之間也不再有“義務”,只有“友誼”。

不向兒女索取回報,也不爲兒女安排所謂的舒適生活,讓他們走自己該走的路,過自己該過的生活,徹底的真實而純潔。

他的子女也爭氣,三子四女皆有所成,成爲音樂、數學、外語等領域的學者。

正是充滿童真和包容的家風,讓他們有信心自由成長。

好的家風,樹志向

好的家庭,還能爲一個人日後的志向定下基調。

史學家柳詒徵,出身於書香門第,長輩均爲飽學之士。外祖父好飲酒講故事,每晚飲酒,就和子女們閒聊家族舊事與詩文道德,以及當地許多名人的掌故。

幼時的柳詒徵,坐在外祖父旁邊聽他談話,得到不少知識,立志“做一個人才,不愧我柳、鮑二家的先德”。

柳詒徵後來成爲一代史學大家,和早年的家庭薰陶息息相關。

科學家錢偉長幼年家境清苦,但每逢寒暑假,父親和叔父們相繼回家,便一起“舞文弄墨”,下棋和演奏音樂,“一到晚飯後,每天有一小時的音樂活動,父親善琵琶和笙,四叔善簫,六叔好笛,八叔拉一手好二胡”。

錢偉長說自己“就在琴棋書畫的文化環境中受盡了華夏文化的陶冶”。

長大後,錢偉長沒有走上文史或藝術之路,但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以及長輩們的好榜樣,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啓迪。

好的家風,是一個人前進的路標,告訴你一個人哪怕生於平凡,也當有志向,有興味,才能找到自己願意爲之付出一生的事業,成人成才。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今,在社會價值多元的情況下,每個人對生活各有追求,但家風依舊不能丟下,他是一個人修身成人的開始,它是我們活着的精神路標和支柱。

願你行走世間,也有這股子來自家的底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