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意識

本文已影響2.91K人 

如何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勞動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培養好孩子勞動的意識,我們的生活纔會變得更好,下面就讓小編爲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如何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意識的相關信息吧,大家一起來看看。

如何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意識1

如何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意識

將勞動“作業化”常鼓勵莫忘記

女兒學齡前是由她爺爺奶奶帶的,從小就享受着“隔代親”賦予的公主般的生活,因此養成了以自我爲中心的性格,遇到事情只會大呼小叫,束手無策。作爲母親,我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女兒上學後,我發現她對老師佈置的作業非常重視,只有完成後纔會出去玩。因此,我嘗試着將勞動“作業化”,把讓她洗碗、疊被子、整理自己的書桌等說成是“做作業”,並在小黑板上列出值日表,每週評一次家庭“勞動之星”。當然,每次她勞動完,我都會隨時說上句諸如“你洗的碗閃閃發亮”、“你是清除衛生死角的高手”之類的“點評”。 一年下來,我欣喜地發現,女兒不僅學會了做自己分內的事,還成了大人的“小幫手”,有時還會邊做家務邊扭着小屁股唱:“我愛洗碗,啦啦啦,我愛洗鍋,啦啦啦……”

做有心“懶父母”育勤勞好孩子

相對於上班族而言,作爲零售戶,我的時間比較自由,只要勤快點,家裏店裏都能照顧得井井有條。正因此,我常常忽視了對兒子勞動意識的培養。即便兒子偶爾有勞動的慾望,也會被我“扼殺”,總是順手就幫他做了。直到去年兒子上了初中住校後,看到他把一週換下來的衣服、鞋襪等帶回來讓我洗時,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亡羊補牢”爲時不晚。從那以後,我開始有意以“店裏忙,有點累”爲“藉口”,讓兒子自己洗襪子、內褲等小物件。就算他洗得不是很乾淨,我也會鼓勵他說:“挺好,比媽媽剛開始學洗衣服時強多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如今,兒子已經不需要我幫他洗衣服、刷鞋了。而且,他還會在節假日時偶爾幫我看店賣東西。看來我有心的“懶惰”,也是一種培養孩子勞動意識的好方法。

科學正確引導 養成良好習慣

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需要科學正確的引導,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我的兒子今年8歲,小名熙熙。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是用摩托車去接他。每次到家時,他下車後都會站到車後面,幫我把車推進那個坡度很高的“車庫”。兒子之所以養成這個習慣,是以前我每次推摩托車時都會故意裝出很累、很吃力的樣子,然後喊:“熙熙,老爸不行了,快幫忙推……”每每這時,兒子會馬上站到後面使勁推。等推進去了,我會說:“嗯,這次全靠我家熙熙……”聽我這樣說,他會很得意。時間一長,他開始主動幫我推車了。 如今,每當兒子看見我幹活時,都會主動過來問:“爸爸,需要我幫忙嗎?”看來,我的引導還是有效的。

家長身體力行 切莫步入誤區

家長身體力行,就是指家長作爲孩子成長路上的第一任老師,首先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勞動觀。很多時候,我們常常一邊努力培養孩子的勞動熱情,一邊又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輸“有了高學歷纔有金飯碗”之類的狹隘擇業觀,有些家長還常在一些場合下向孩子流露出輕視社會底層勞動者的不良心態。 爲了遠離這種教育誤區,我從不說“不好好學習,大了就要掃大街”之類貌似“勵志”實則輕視勞動的話給孩子聽,而是鼓勵孩子發現自己的某一愛好,並自覺培養,哪怕這種愛好是不被功利社會所看好的做木工、烹飪等。 此外,在帶孩子去飯店吃飯時,雖然有服務人員服務,但我還是會主動引導孩子能自己動手的儘量自己動手,吃完後清理好自己的垃圾再離座。我覺得,這樣能讓孩子懂得:只有尊重別人的勞動,才能構建人人熱愛勞動的和諧社會。

培養孩子良好的勞動意識,必須從小開始,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讓孩子做“力所難及”的事。可以讓孩子從“服務自我”開始,漸漸養成“己事己做”的習慣,在此基礎上鼓勵孩子爲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讓孩子學會“服務自我”非常重要,家長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鼓勵孩子自己進餐、穿脫衣服、洗手、整理牀鋪等。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笨手笨腳”,做得又慢又不好,這時家長不能責怪孩子,而應予以鼓勵。 有了“服務自我”的基礎,家長就可以“乘勝追擊”,鼓勵孩子在可能的情況下,爲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早上起來幫父母疊疊被子,吃飯的時候幫着拿拿碗筷,週末和家人一起搞搞家庭衛生,家裏來了客人幫着倒倒茶,等等。

如何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意識2

一、通過主題班隊會、節日宣傳等對學生進行滲透教育

要讓學生愛勞動,首先要從思想上進行滲透教育。通過主題班隊會、紅領巾廣播站,對學生進行一些勞動方面的學習教育,如:尊敬學校的校工、我們的老師等,要對他們講禮貌;利用五一國際勞動節、重陽節、婦女節等教育學生尊敬身邊這些辛勤的勞動者、爲他們獻上我們的祝福、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表達敬愛之情等。思想教育了也要及時回頭看,平時我們會及時捕捉一些學生愛勞動的場景、事蹟,利用大課間教育表揚,鼓勵更多的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更加熱愛勞動。怎樣引導學生熱愛勞動呢?我覺得應教育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熱愛勞動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少年兒童適當地參加勞動益處很多,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還可以養成艱苦奮鬥的好品質。

首先,從學校環境衛生做起。我們學校很多學生都有隨手亂扔垃圾的行爲,剛剛打掃乾淨的校園又被紙片和各種零食的包裝袋包圍。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制定了班級衛生區輪換清掃制度。由值周教師每天對各班衛生和各班清潔區衛生情況進行評分,課間操時間在全校公佈打掃得最清潔的班級,給予表揚和鼓勵。每週根據積分評出打掃得最清潔並保持得最好的班級,然後頒發流動紅旗,並在學校值周公示板公佈各班得分及流動紅旗獲得情況,培養勞動光榮的思想意識。 其次,讓學生參加社區義務勞動。學校少先隊帶領下,學生去養老院幫老人打掃衛生,清理房間,幫老人梳頭洗衣服,並及時在學校師生中總結表揚,對參加義務勞動的學生進行大力表揚。讓學生認識到,勞動既幫助了別人,也鍛鍊了自己;帶給別人快樂的同時,學校裏的表揚與鼓勵也讓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愉悅的享受。

從尊重勞動開始 高爾基說,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創造的。勞動的意義和作用怎麼說都不過分,然而現在的孩子愛勞動的少,不愛勞動的多,究其根本,是看不起勞動,不屑於勞動。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應當從培養學生尊重勞動開始。 班會上教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每個學生都耳熟能詳,但爲什麼還有學生隨手亂扔饅頭?不珍惜勞動果實,根本的原因在於不尊重勞動。不妨開個主題班會,藉助圖片等資料,讓學生直面勞動的全過程,完整地瞭解一個饅頭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勞動的艱辛。

環境中薰陶。古今中外,關於勞動的名言警句有很多,可以在教室裏張貼或懸掛名人名言,讓學生隨時閱讀、感悟。諸如,“勞動是一切知識的源泉”“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於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等等。教學間滲透。閱讀課上,讓學生進行“名人與勞動”故事比賽,講講“朱德的扁擔”,講講鄧小平同志做鉗工的故事,講講劉少奇與掏糞工人時傳祥的故事。聽到偉人都尊重勞動者,學生們由衷地體會到,真的是“勞動最光榮”。

二、家校配合共同展開勞動教育

現在的孩子幾乎個個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很少有勞動鍛鍊的機會。許多家長卻認爲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忽視了勞動的重要性。我校少先隊以《48個生活細節》教育爲抓手,號召家長從一年級起,由低到高安排學生個人衛生自理,比如,洗滌小物品、整理個人生活用品、清洗水果蔬菜、使用一般家用電器、簡單的燒飯做菜等家庭勞動教育。由家長對孩子的家庭勞動及時跟蹤考評並給予等級評價。如果長期堅持開展這樣的家庭勞動課還能爲學校素質教育展開一片新天地。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必須給他們實踐的機會,於是每年的夏季我們學校都號召讓學生自己動手綠化美化我們的校園,如帶領學生們植樹、栽花、給花草樹木澆水除草,人人爭做植樹護綠的小衛士活動等,看到學校更美麗了,學生體驗到勞動的快樂,認爲學校的美麗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勞,他們會更熱愛勞動,更愛學校並愛護校園的一草一木,感受到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同學們也會更加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