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

本文已影響2.56W人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質量管理,無論是對企業來說,還是消費者,都是格外關注的一個詞。對於企業來說,質量關乎企業形象,決定企業成敗。以下分享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方法,僅供參考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1

質量持續改進也叫PDSA循環。 P-D-C-A循環是由美國Shewhart博士所提出,稱爲Shewhart循環,在1950年代,日本人將其改稱爲戴明循環(Deming cycle)。此循環是不斷重複計劃(plan)、實施(do)、查覈(check)和處置(action)等四項活動。戴明循環是一個質量持續改進模型, 它包括持續改進與不斷學習的四個循環反覆的步驟, 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Study)、處理(Act)。

PDCA循環的“四階段、八步驟

1、P階段

根據顧客的要求和組織的方針,爲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和過程。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

步驟一、選擇課題

新產品設計開發所選擇的課題範圍是以滿足市場需求爲前提,以企業獲利爲目標的。同時也需要根據企業的資源、技術等能力來確定開發方向。

課題是本次研究活動的切入點,課題的選擇很重要,如果不進行市場調研,論證課題的可行性,就可能帶來決策上的失誤,有可能在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後造成設計開發的失敗。比如、一個企業如果對市場發展動態信息缺少靈敏性,可能花大力氣開發的新產品,在另一個企業已經是普通產品,就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選擇一個合理的項目課題可以減少研發的失敗率,降低新產品投資的風險。選擇課題時可以使用調查表、排列圖、水平對比等方法,使頭腦風暴能夠結構化呈現較直觀的信息,從而做出合理決策。

步驟二、設定目標

明確了研究活動的主題後,需要設定一個活動目標,也就是規定活動所要做到的內容和達到的標準。目標可以是定性+定量化的,能夠用數量來表示的指標要儘可能量化,不能用數量來表示的指標也要明確。目標是用來衡量實驗效果的指標,所以設定應該有依據,要通過充分的現狀調查和比較來獲得。例如、一種新藥的開發必須掌握瞭解政府部門所制定的新藥審批政策和標準。制訂目標時可以使用關聯圖、因果圖來系統化的揭示各種可能之間的聯繫,同時使用甘特圖來制定計劃時間表,從而可以確定研究進度並進行有效的控制。

步驟三、提出各種方案並確定最佳方案

創新並非單純指發明創造的創新產品,還可以包括產品革新、產品改進和產品仿製等。其過程就是設立假說,然後去驗證假說,目的是從影響產品特性的一些因素中去尋找出好的原料搭配、好的工藝參數搭配和工藝路線。然而現實條件中不可能把所有想到的實驗方案都進行實施,所以提出各種方案後優選並確定出最佳的方案是較有效率的方法。

篩選出所需要的最佳方案,統計質量工具能夠發揮較好的作用。正交試驗設計法、矩陣圖都是進行多方案設計中效率高、效果好的工具方法。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 第2張

步驟四、制定對策

有了好的方案,其中的細節也不能忽視,計劃的內容如何完成好,需要將方案步驟具體化,逐一制定對策,明確回答出方案中的“5W1H”即、爲什麼制定該措施(Why)?達到什麼目標(What)?在何處執行(Where)?由誰負責完成(Who)?什麼時間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使用過程決策程序圖或流程圖,方案的具體實施步驟將會得到分解。

2、D階段

即按照預定的計劃,在實施的基礎上,努力實現預期目標的過程。

步驟五、實施對策

對策制定完成後就進人了實驗、驗證階段也就是做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除了按計劃和方案實施外,還必須要對過程進行測量,確保工作能夠按計劃進度實施。同時建立起數據採集,收集起過程的原始記錄和數據等項目文檔。

3、C檢查效果

即確認實施方案是否達到了目標。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 第3張

步驟六、效果檢查。

方案是否有效、目標是否完成,需要進行效果檢查後才能得出結論。將採取的對策進行確認後,對採集到的證據進行總結分析,把完成情況同目標值進行比較,看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如果沒有出現預期的結果時,應該確認是否嚴格按照計劃實施對策,如果是,就意味着對策失敗,那就要重新進行最佳方案的確定。

4、A階段處置

步驟七、標準化。

對已被證明的有成效的措施,要進行標準化,制定成工作標準,以便以後的執行和推廣。

步驟八、問題總結。

對於方案效果不顯著的或者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爲開展新一輪的PDCA循環提供依據。例如、設計一個新型紅外濾光膜,完成一輪循環後,進行效果檢查時發現其中一項的光學性能指標未達到標準要求,總結經驗後進人第二輪PDCA循環,按計劃重新實施後達到了目標值。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2

一、質量管理之持續改進的概念

持續改進是增強滿足要求能力的循環活動,是一種螺旋上升的PDCA循環活動,強調持續是指"PDCA"循環後又開始新的一輪"PDCA",如此"循環不斷",永無止境。換句話說,持續改進是組織爲達到其質量方針和目標,致力於不斷提高組織的有效性的過程;“持續”的涵義是指對過程的改進要逐步前進,持續改進反映了顧客增長的需求和期望並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動態發展。

持續改進的範圍包括質量、效率等方面,而質量改進含產品質量、過程及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它不限於對已發現或潛在的"不合格"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對於"合格"的方面也存在着改進的機遇,由於外界環境不斷變化,技術在發展,顧客的需求也不斷提高,滿足需求的能力也應不斷地增強,據此需要開展系列持續改進活動。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 第4張

通過對過程的改進實現改進,包括提高質量水平、減少浪費和提高效率。每個過程都存在改進的機會,據此,應對所有過程進行分析並不斷改進。同時,按優先次序排列過程,找出並做好主要過程。

持續改進是質量管理體系的動力,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旨在達到新水平,即在質量,服務和成本方面超越歷史水平,不斷創新記錄,達到新的控制水平,而不是在原有水平上週而復始。

企業在質量管理、持續改進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完善公司質量目標、各部門分目標以明確工作要求和改進方向

2、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特別對部門職責、工作流程按照公司實際情況進行相應改進。

3、通過內部審覈、日常考覈考評檢查和外部對顧客調研調查數據,分析研究改進措施,尋求不斷改進的機會並安排實施改進活動。

4、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實現不斷改進。

5、根據管理評審中評價改進措施的效果,完善相關文件及流程實現不斷改進。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 第5張

二、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幾點建議

針對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改進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持續改進工作,確保體系的有效運行。

1、端正貫徹質量管理體系的態度,提高對ISO9001標準的認識,實施全員質量管理。

從公司兩年體系運行來看,廣大幹職員工對體系的瞭解和掌握已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對推行體系有了較好的認識。但員工的素質和認識還遠遠不能達到質量管理的要求,還不能很好的將其運用到工作中去。如對各部門的職責還有不夠清晰的地方,對質量管理的認識普遍不夠系統和全面等,爲此對如何運用其爲企業管理服務還需做大量的工作。

2、在今後的體系運行中,需要不斷加強培訓,提高全員對ISO9001標準的理解和認識。

重點進行以下三個主要方面的培訓,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內審員外培,彌補因人員調動、離職等原因造成的專業人員缺乏,提高內審水平。二組織全員培訓,各部門每季度組織部門人員學習培訓,重點對各部門領導進行質量目標、部門職責、企業管理等方面培訓,不斷深化認識,提高管理效果。三對特殊崗位、生產崗位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堅持全員參與,把質量管理貫徹到每一個工作環節中去,並把公司經營管理理念和要求充分融入質量管理的各個環節。

3、把握ISO9001標準的精髓,制定切實可行的體系文件,確保其“系統化、持續化、可操作性”。

策劃、制定和改進體系文件是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關鍵。各部門應根據實際制定本部門具有可測量性的科學的質量目標;要落實各部門管理職責,修訂崗位人員的職責權限,完善相關工作流程,使每位員工都能按其職責權限展開工作;要建立持續改進的機制,隨時對不實用的文件進行修正,以確保文件的可操作性。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 第6張

4、強化監督考覈機制,促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建立行之有效的質量監督機制,形成事事有人管,處處有考覈的制度。對出現不符合在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同時,及時改進、完善相關制度、流程避免不符合情況再次出現;實施有效的內部審覈,採取不定期的內審方式,及時發現體系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採取糾正措施,實現持續改進。

5、建立“PDCA”管理模式,推動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在全員質量管理的前提下,倡導對每一個項目、每一項工作推行“PDCA”(PLAN:策劃;DO:實施;CHECK:驗證;ACTION:改進)的循壞管理模式,通過質量方針、目標考覈、經營過程的監視和測量、內部審覈、數據分析、預防和糾正措施、管理評審等日常工作促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企業實行持續改進,需要進行的是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質量管理需要員工與領導的同心協力。成功地實行持續改進對企業來說,是符合時代需求的,也是在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的重要措施。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3

一、P、D、C、A循環圈滾動理論

品質體系按照管理循環運轉時的特點:

1 、 大環套小環,小環保大環,一環扣一環,推動大循環。

2 、 以預防爲主就必須在產品產生、形成和實現的`全過程充分重視品質管理,品質管理的重點從品檢把關轉到預防,轉到開發設計生產製造上來。這不僅可以做到防患於未然,而且可以減少許多因品質問題而產生的不必要的浪費。

3 、 開發設計是產品品質產生階段,產品設計上若存在品質問題,無論製造過程怎幺嚴格控制,生產出來的產品總是存在"先天不足所以要求產品設計過程嚴格按科學的程序進行,切實抓好產品設計過程的審覈和鑑定,做到早期報警,把品質問題消滅在形成過程之中。在方法上,充分利用數理統計等科學的方法,揭示品質運動的規律。

4 、 通過工序能力的測定和控制圖的使用起預防作用。無論是工序能力的測定或使用控制圖,都需要通過產品檢驗取得一批或一組資料,進行統計處理後方能實現。這種檢驗的目的,不是爲了判斷一批或一組產品是否合格,而是爲了計算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生產過程的狀態。如發現工序能力不足,或通過控制圖表明生產過程出現了異常狀態,則要採取技術組織措施,提高工序能力或去除生產預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 第7張

5 、 通過工序生產時的首件與巡檢起預防作用:

當一批產品或一個輪班開始加工一批產品時,一般應進行首件檢驗,當首件檢驗合格並得到認可時,方能正式成批投產。當設備進行修理或重新調整後,也應進行首件檢驗,其目的都是爲了預防出現大批不合格品。

正式成批投產後,爲了及時發現生產是否發生了變化,有無出現不合格品的可能,還要定期到工作現場現場去巡迴抽檢,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予以糾正以預防不合格產生。

二、原因分析

1 、 所謂原因分析

就是爲了預防產品缺陷發生,防止發生類似影響產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的故障,對可能發生的故障和潛在的因素進行系統地分析研究,提前預防和消除隱患。產品形成過程中的高故障率導致廢品率增大,從而提高了生產成本,產品質量是故障變化量的函數,即故障種類數量越多,質量越低,反之亦然。缺少一個有效的故障信息早期報警系統,不但會增加生產成本,而且也會降低產品在使用中的性能。通常,故障分析可以分爲早期性故障分析和失效分析兩類。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 第8張

2 、 故障分析的要點

應用固有技術和經驗;

一個不漏地列出所有構成產品系統的各個部件可能發生的故障模式,並進行分析;

分析這些故障發生後將會造成什幺影響;

測算故障發生的概率;

比較故障影響的輕重;

分析故障檢出的難易程度;

找出重點;

提出設計中重點改進的項目。

3 、 故障分析的方法

故障模式和影響分析法FMEA(failuremodcandcffcctanalysis),FMEA是企業實用有效的設計分析方法。

失效分析法 - 故障樹分析法FTA(failttrceanalysis)FTA法就是一種系統圖法,它從某個零部件上的故障根源,並且能夠受直接採取糾正措施爲止。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 第9張

三、改善對策

不良的發生不可避免,但是我們不能視而不見,聽之任之,應有對策。

1 、 暫時對策

暫時對策是"爲了防止已出現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的情況的再次發生,消除其原因所採取的措施"。

暫時對策是針對已發生、已出現的質量問題而採取的、事後性質的措施。它始於品質問題的識別,幷包括採取措施以消除或減少問題再發生,也包括對不滿意產品的返修、返工、追回或報廢,以及客戶的抱怨處理等,但重要的是消除產生品質問題的原因。

暫時對策也可以用於包括諸如程序和體系的更改以實現質量環中任一階段大品質改善。

暫時對策是品質改善的必要手段之一。

2 、 永久對策

永久措施是指"爲了防止潛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的情況的發生,消除其原因所採取的措施"。

永久措施是針對尚未發生的、潛在的、以後可能發生的品質問題事前預防性質的措施。它體現了現代品質管理中以預防爲主的指導思想。與暫時對策相比,永久對策的效果更好,但其制定要求有更高的技術能力,且需更多的投資。永久措施的制定需考慮涉及到供方和顧客的風險、成本和利益等因素,同時還要與產品的設計、生產的成熟性產品的複雜性和特殊性顧客或合同的特殊要求、相關法規的要求等各種相關因素聯繫起來進行綜合考慮。

同樣,永久對策可用於包括諸如程序和體系的更改以實現質量環中任一階段的品質改進。永久對策是品質改善的必要手段之一,它導致更高水平的品質改善。

如何做到質量持續改進 第10張

四、標準化

1 、 所謂標準是指企業一切品質活動的依據和規定。它體現在一系列技術和管理的"文件"上,它是開展品質工作的基礎,也是衡量的依據。

2 、 標準化工作包括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的制定、執行和管理工作。

3 、 技術標準是企業標準的主體。它是對生產對象、生產條件生產方法及包裝、貯存等所規定的應該達到的標準。

4 、 管理標準是關於企業各項管理工作的職責、程序、要求的規定。

5 、 標準化是一項綜合性的基礎工作,是一項提高經濟效益的技術措施,對提高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表現在:

a 、 標準化是節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合理利用資源的有效措施;

b 、 產品的研製和設計,採用現有各類標準,可以縮短設計、生產準備和製造週期,可以組織專業化生產,減少勞動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

c 、 產品品質是以技術標準爲依據的,有高水平的標準纔能有高品質的產品標準化是提高品質的先決條件;

d 、 圍繞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制定一系列的技術標準、工作標準和管理標準,可以促使企業生產、技術、管理活動合理化、制度化,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e 、 標準化還是聯繫科研、設計、生產、流通和使用等方面的技術紐帶,對安全和衛生等,也有重要作用;

f 、 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可使我們在國際貿易的激烈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g 、 標準化水平是衡量一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尺度,一個現代的一個重要標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