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的飲食

本文已影響1.7W人 

如何科學的飲食,人的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不單單飲食作息方面要注意,更加要勤加鍛鍊,保持健康的飲食就要有規律,不能太飽也不能餓肚子,下面和大家分享如何科學的飲食。

如何科學的飲食1

爲了避免走飲食不科學的老路,減少肥胖症、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和癌症等“富貴病”,營養學家呼籲大衆採用科學的飲食方法。其要點如下:

(1)營養要平衡:攝取的各種營養素比例要恰當,攝入量與機體需要量應保持平衡。即所需熱能與熱能來源配比平衡,氨基酸平衡,脂肪酸平衡,酸鹼平衡,維生素平衡及無機鹽(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平衡。

如何科學的飲食

(2)食深色食品:一般深色、濃色的天然食品,營養價值高,所含維生素、微量元素、無機鹽多,對人體有保健作用。食用過多的淡色天然食品,對人體健康不利,如淡色的蔬菜、糖(精製砂糖)、鹽(精帝J的鹽)、精面米等。

(3)品種要多樣: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可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因此不可偏食。常規膳食每天須包括谷、薯類、動物性食物、大豆及其製品、蔬菜、水果等。同一類食物也要經常變換不同的品種,還要結合多種副食及零食進行食用。

(4)勿吃厚昧:燒、烤、煎、炸等油膩食物,在人體中難以消化吸收,不僅增加了胃腸的負擔,還破壞了天然風味。過鹹、過膩的食物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過甜的食品與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有密切關係。

(5)食物搭配應科學:主食、副食和零食應合理搭配,粗細糧應結合食用。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一般爲58%、30%和12%,同時,應充分重視對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取。

(6)食天然無害食品:提倡吃天然食品。食物原料及生產製作食品的輔助材料,包括色素、香料、調味品及添加劑等,應均爲天然物質。

如何科學的飲食2

1、多品種多變化

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兼顧食品的色、香、味,並根據季節變化和民族習俗不同,選擇不同的飲食品種。

2、主副食比例平衡

主食主要是指五穀雜糧,副食則指肉、菜、蛋、奶、魚和豆製品等。

如何科學的飲食 第2張

3、主食粗細平衡

一般認爲,細糧是指上等的粳米(大米)和麪粉,而玉米、小米、豆類、高粱、蕎麥、薯類等粗糧。每天的飲食中,除大米、麪粉外,應吃小米、玉米等粗糧1-3種。

4、五味五色平衡

味是指膳食的酸、苦、甘、辛、鹹等五種味道;五色是指食品的青、赤(紅)、黃、白、黑五種顏色。五味、五色與五臟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關係,不同的飲食味道和顏色對五臟有特定的親合性。

5、三餐定時定量

一般而言,早晨應占全天攝入總熱量的20%-30%,午餐佔40%,晚餐佔30%-40%。

6、寒熱平衡

一方面指食物的屬性應相互調和,另一方面是指飲食入腹時的溫度要適宜。

7、細嚼慢嚥

細嚼慢嚥可以保證攝入的食物充分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有利於身體健康。

如何科學的飲食3

採取科學搭配一日三餐的飲食原則才能確保均衡營養。

一般來說,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應該粗細搭配,動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類、薯類和新鮮蔬菜。

注意食物搭配,包括粗與細、干與稀、葷與素、冷與熱等均衡。食物搭配與營養均衡關係密切,對於每一餐來講,一碗方便麪只能提供油脂和少許蛋白質以及碳水化合物,所以最好配上一份水果、一份肉類或豆製品,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纖維素;對於一天飲食的選擇,如午餐吃了漢堡、炸雞,晚餐就該吃些清淡的`食物,尤其是蔬菜。

一日三餐的科學分配是根據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和工作需要來決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爲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麼早晚各應該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較合適。

三餐的品質各有側重,早餐注重營養、午餐強調全面、晚餐要求清淡。

如何科學的飲食 第3張

營養早餐:早餐食譜中可選擇的食品有:穀物麪包、牛奶、酸奶、豆漿、煮雞蛋、瘦火腿肉或牛肉、雞肉、鮮榨蔬菜或水果汁,保證蛋白質及維生素的攝入。

豐盛午餐:午餐要求食物品種齊全,能夠提供各種營養素,緩解工作壓力,調整精神狀態。可以多用一點時間爲自己搭配出一份合理飲食:中式快餐、什錦炒飯、雞絲炒麪、牛排、豬排、漢堡包、綠色蔬菜沙拉或水果沙拉,外加一份高湯。

清淡晚餐:晚餐宜清淡,注意選擇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且注意不應吃得過飽。晚餐營養過剩,消耗不掉的脂肪就會在體內堆積,造成肥胖,影響健康。晚餐最好選擇:麪條、米粥、鮮玉米、豆類、素餡包子、小菜、水果拼盤。偶爾在進餐的同時飲用一小杯加飯酒或紅酒也很好。

一天要吃三餐飯人吃飯不只是爲了填飽肚子或是解饞,主要是爲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實驗證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爲85%;如改爲每日兩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爲75%。

因此,按照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每日三餐還是比較合理的。同時還要注意,兩餐間隔的時間要適宜,間隔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影響人的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如果太短,上頓食物在胃裏還沒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頓食物,會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消化功能就會逐步降低,影響食慾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裏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兩餐的間隔以4~5 小時比較合適,如果是5~6 小時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生物鐘與一日三餐:現代研究證明,在早、中、晚這三段時間裏,人體內的消化酶特別活躍,這說明人在什麼時候吃飯是由生物鐘控制的。

大腦與一日三餐:人腦每天占人體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腦的能源供應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約需要110~145克。而肝臟從每頓飯中最多隻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臟即能爲人腦提供足夠的葡萄糖。

消化器官與一日三餐:固體食物從食道到胃約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時纔到達小腸。因此,一日三餐間隔4~5 小時,從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