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的來歷

本文已影響9.91K人 

【導讀】:重陽節是每年一個很特殊的節日,現在也不僅僅是老人們的節日,其實也是一大家子人團聚的日子。很多人都知道重陽登高,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的習俗

每年到了重陽節,都是很值得慶祝的節日。九九重陽,就是一大家子人歡聚的日子,很多人都知道重陽節的時候要去祭祖,要一起登高,要喝菊花茶。最開始這個節日是起源於戰國時期,本是秋季豐收的日子,闔家團圓,一起相聚吃吃喝喝。後來演變爲老人們相聚的日子,但是現在的節日其實也就是一大家子團聚的日子,更好的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1、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

2、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爲“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的來歷

3、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4、重陽節的時候菊花開,心靈手巧的中國人將菊花釀進酒裏,做成可口的菊花酒, 菊花味苦、甘,性微寒。歸肺、肝經。飲用菊花酒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

重陽節的來歷

源於戰國時期,因爲秋季秋收,很多人會選擇去慶祝豐收的喜悅,於是就會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飯。古時候的生活是很單一的,每當辛苦一年,到了秋季的時候,收穫滿滿,自然是很讓人高興的。也是我國四大祭祖節日。

先秦之前。戰國末年,《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便提到“(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祀的活動,感恩上天、祖先。漢代,《西京雜記》中有了如下記錄:“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祈求長壽的習俗。

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的來歷 第2張

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爲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重陽在民衆生活中成爲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着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爲“重九節”或“老人節”。重陽佳節活動極爲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爲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爲陽,偶數爲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重陽節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爲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的來歷 第3張

重陽與除夕、清明、中元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着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爲“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