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爲什麼插茱萸 重陽節插茱萸的寓意

本文已影響2.57W人 

【導讀】:茱萸大家應該很少聽說過,重陽節插茱萸習俗也是自古流傳,那麼重陽節爲什麼插茱萸?重陽節插茱萸的寓意。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爲什麼插茱萸 重陽節插茱萸的寓意

重陽節爲什麼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香科植物,在農村是很常見的植物,重陽節(重陽節是什麼節日)插茱萸,你們是不是也絕得很好奇,重陽節爲什麼要插茱萸,茱萸和重陽節有什麼關係,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插茱萸風俗據說由來已久。晉代周處《風土記》中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避除惡氣,以御初寒”的記載。到了唐代,這個習俗更是盛行,除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外,杜甫也在《九日寓藍田崔氏莊》裏寫道:“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古人認爲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消災避難,還能避免瘟疫,所以會直接把茱萸插在髮髻上,也會用紫色的布囊包上茱萸的莖、葉或果實,系在手臂上。

重陽節爲什麼插茱萸 重陽節插茱萸的寓意 第2張

重陽節插茱萸的寓意

插茱萸是舊時漢族民間節日風俗,流行於黃河中下游、淮河、長江流域等地。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時,民間採茱萸插戴頭上,亦有用茱萸製成囊佩帶的。那麼重陽節插茱萸的意義是什麼呢?

茱萸屬芸香科植物,分佈於長江流域和華南一帶。茱萸苦辛性溫,功在溫中、行氣、止痛。茱萸對嘔吐吞酸、腹痛瀉痢均有奇效。茱萸外用對高血壓、慢性消化不良、口腔潰瘍等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茱萸是一味中藥,分吳茱萸和山茱萸。《中國藥學大辭典》解釋,本品南北皆可,入藥以“吳地”爲佳,所以又稱吳茱萸。以前有人認爲“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是山茱萸,實爲張冠李戴。山茱萸雖爲傳統中藥,有滋補益精的功效。

重陽節與茱萸的關係,最早見於《續齊楷記》中的一則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裏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九月初九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雞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無恙。

當然以上故事可能只是一個傳說,但茱萸“辟邪祈福、消禍求平安”的寓意卻流傳了下來,後世人們在重陽節的時候,採集結了果子的茱萸,或置於布囊中佩掛在手臂上,或插戴在頭上,以祈福消禍求平安,並給了茱萸“辟邪翁”的雅號。

重陽節爲什麼插茱萸 重陽節插茱萸的寓意 第3張

重陽節插茱萸的傳說

重陽節插茱萸與一個傳說有關,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縣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就家家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那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人心害怕卻又毫無辦法。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

病癒之後,恆景決心除魔,於是辭別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出去訪仙學藝,以除瘟魔。他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天下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上,住着一位法力無邊的仙長,叫費長房。

經過遙遠的路途和艱辛跋涉,恆景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並見到了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聽恆景說明來由後,仙長費長房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收他爲徒,並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除魔的青龍劍。

之後,恆景廢寢忘食,不分白天黑夜地加以練習,終於練就了一身的非凡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給他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回到家鄉後,恆景按仙長的叮囑,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鄉親們領到附近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

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意欲禍害人間。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青龍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從此以後,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有人分析認爲,從節俗的原始意義看,茱萸與登高的結合應該是最早的。但是在宋元之後,佩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了。其變化的因由大概要從重陽節俗的重心的遷移中去理解。

重陽在早期民衆的實踐生活中強調的是避邪消災,隨着人們生活狀態的改善,人們不僅關注目前的現實生活,而且對未來生活給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長生與延壽。所以“延壽客”(菊花)的地位最終蓋過了“避邪翁”(茱萸)。

重陽節爲什麼插茱萸 重陽節插茱萸的寓意 第4張

重陽節的茱萸怎麼佩戴

從避禍避災到祈福祈壽的文化心理變遷,從重陽節的兩個民俗事象——茱萸、菊花——也可以得到反映。茱萸是一種藥用植物,常綠小喬木,秋天會結成熟後呈紅紫色的、氣味辛香的小果實。人們採集這結了果子的茱萸,或置於布囊中佩掛在手臂上,或插戴在頭上,並給了茱萸“辟邪翁”的雅號。

除此之外,“簪菊”的習俗也很普遍,如杜牧詩歌《九日齊山登高》中所言“菊花須插滿頭歸”。菊花又名“延壽客”、“不老草”。插茱萸與登高的結合,比簪菊要早。但宋元之後,佩茱萸之風漸少,簪菊之風日盛。

“辟邪翁”與“延壽客”,同樣是對於生命的追求,但兩者的意義指向有所不同。插茱萸,是出於對疾病災禍的恐懼尋求躲避消解,指向當下;簪菊花,是隨着生活狀況的改善、對現實世界把握度的上升,更多指向對於未來的祈盼,希望長壽延年,將來的生活幸福美滿。“延壽客”的地位最終蓋過“辟邪翁”,正是基於這樣一種邏輯的演變,而從“登高節”發展到“敬老節”,同樣基於此。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