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本文已影響1.45W人 

馬克·李維在《偷影子的人》中寫道:“規則,是立足世界的經驗值。”家庭教育,最核心的應該是規則意識的教育。給孩子及時輸入“規則意識”,纔是對他們最負責的保護。因爲你不能做到無時無刻在孩子身邊保護他不受侵害,但是,種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的規則意識卻可以。

如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什麼是規則意識

規則意識是指是人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爲自己行動準則的意識。也就是說規則意識是我們將規則成爲行爲的潛意識,是將規則固化在我們的生活中、行爲中,無須再去思考的一種習慣。

比如我們會自覺排隊、自覺學習、自覺保持乾淨衛生,這都是我們在成長中養成的規則意識帶來的行爲。

規則意識是如何影響着孩子

我們經常說自律給我自由,這個自律就是極強的規則意識的體現,從小的規則意識培養,關乎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

規則意識較強的孩子能夠養成規律的作息、良好的學習和運動習慣,這些都可以受益一生。

如果在幼兒園階段就能開始學習到一些基礎的社交規則,很快的融入小朋友,正確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在長大後還能夠成爲具有領導魅力的人。

尤其在社會越來越複雜的今天,我們不僅要教孩子怎麼成爲更好的人,還要教會他,如何規避危險,如何尋求幫助,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給孩子基礎的安全規則意識。

培養規則意識,家長有哪些誤區

強權規則,不懂如何正確制定規則

我們經常將我們的“規定”命令孩子,在孩子反抗時強行執行。規則不是大人的意志,不是大人強行干涉孩子的藉口。在制定規則時,大人要敏銳地看到、深切理解孩子的需求。我們在制定規則時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這樣,孩子纔會從內心認可並接受這些規則。

不懂如何調整規則

我們制定的規則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特殊情況而無法執行,孩子也會不同程度的反抗規則,孩子可能還不具備靠語言和邏輯來提出規則的能力,但他會用違反規則的方式來告訴大人我不滿意這個規則。

這時大人應該注意到,規則很可能沒有正確反映孩子的需求,而且隨着孩子成長,他的需求可能也變化了。我們應該根據不同情況及時合理的對規則作出調整。

不能堅持規則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有好習慣,但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好習慣的規則意識的時候,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會發現,孩子真的很讓我們頭疼。

其實,這很多的時候是我們不瞭解孩子規則意識形成的規律和需要的時間,這需要我們更深入的學習規則意識的培養。

全家人規則標準不統一

現在的家庭結構,往往是四個老人圍着一個孩子轉,大家都爭着把孩子當寶,討孩子歡心。在這種家庭環境下,即使父母想給孩子設立規則,但帶頭破壞規則的往往是最愛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所以,孩子的規則意識,需要我們開家庭會議,達成共識。如何正確的開家庭會議,使用什麼樣的工具,同樣非常重要。

家長忽視榜樣意識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養成孩子規律作息,首先我們需要一個穩定規律的家庭環境。如果想要孩子熱愛閱讀,我們首先不要天天只玩手機。很多家長都有這種感覺,在生了孩子之後纔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育兒先育己,需要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學習。

規則意識,是家庭教育最關鍵的一環,因爲它可以影響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