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媽媽頭髮、耳朵才能睡?

本文已影響3.05W人 

案例解析

摸媽媽頭髮、耳朵才能睡?

我在辦公室唸了一下這個媽媽發來的故事,我的很多同事都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有這種小毛病。有的同事家的寶寶睡覺前一定要摸媽媽耳朵,還有要枕着媽媽胳膊,也有像案例中這個寶寶一樣,一定要用手繞着媽媽的頭髮才能睡覺的。

爲什麼這麼多孩子都有這種共性的舉動呢?

1.親子依戀的後期表現

這些孩子大多上了幼兒園,但是他們和媽媽的親子依戀還保持在嬰兒狀態。儘管每個孩子的表現方式、持續長短各不相同,但這些行爲其實都屬於親子依戀後期的正常表現。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做過一個猿猴實驗,他製造了兩個假母猴,一個是冰涼金屬構成的“金屬母猴”,一個是在金屬外面覆蓋上一層柔軟的絨布做成“布母猴”。兩個母猴都裝有可供幼猴吸吮的奶瓶,可讓小猴自由選擇在有“母猴”的籠子裏活動。實驗結果發現,不論“布母猴”是否供應食物,幼猴除了吃奶外,其餘時間基本上與“布母猴”相依。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知道,在滿足生理需求的情況下,孩子更需要一個溫暖、舒適的懷抱,需要媽媽的關愛。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很多孩子喜歡摸媽媽的頭髮、耳朵,他們其實是在享受媽媽在身邊的溫暖。

2.不能獨立入睡

在睡覺這件事情上,孩子會經歷三個階段:從嬰兒期需要大人陪伴,逐漸過渡到安撫物陪伴,最後完成獨立入睡。凡是喜歡摸媽媽頭髮、耳朵的孩子,80%~90%不能夠獨立入睡,他們還是停留在前兩個階段,會用特殊的方式留住媽媽。

3.安全感不足

有的家長要說了,我天天陪着她怎麼會安全感不足呢?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影響着孩子的安全感,如果孩子喜歡摸媽媽頭髮、耳朵,說明孩子對肌膚接觸有需求,而家長並沒有滿足他,所以他會自己去摸媽媽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被孩子的這些“怪癖”纏得脫不了身,不妨按照下面的步驟來做:

Step1.做足肌膚接觸

入睡前半小時,和孩子有一些肌膚上的互動,捏捏胳膊,玩一些手指遊戲、擁抱遊戲,讓孩子有機會和你有肌膚上的接觸。清楚的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

Step2.邊撫摸邊講故事

一邊給孩子講故事,一邊摸摸孩子的小臉、胳膊,保證孩子聽故事的同事能夠感受到你的撫摸。

Step3.訓練獨立入睡

給孩子提供安撫物,買兩隻一樣的毛絨玩具,它們只在孩子睡覺的時候出現。可以編一些以這些毛絨玩具爲主角的故事,讓孩子和這個安撫物進行互動。準備兩隻一樣的毛絨玩具方便家長清潔和替換,不會因爲沒幹或者玩具髒了孩子就拿不到安撫物。當孩子逐漸熟悉安撫物之後,可以開始降低安撫物出現的頻率,可以2~3天出現一次。用小夜燈或者用開房門睡覺的方式,真正做到獨立入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