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到6歲幼兒年齡特點

本文已影響1.75W人 

3到6歲幼兒年齡特點,每個小孩生特點都是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改變的,所以很多時候家長們要提前瞭解孩子的成長會有什麼樣的變化這樣更加有利於孩子的成長,3到6歲幼兒年齡特點

3到6歲幼兒年齡特點1

3-4歲幼兒的年齡特點

動作發展快:3-4歲幼兒處於身體迅速發展的時期,動作發展是其重要標誌。他們的身體和手的動作日益發展,能夠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由於動作發展的需要,他們特別好動。如能雙腳靈活交替上下樓梯,能在跑時躲避他人等。能夠熟練地用勺吃飯,塗塗畫畫,能夠穿脫簡單的衣褲等。

對家庭教育的啓示:儘可能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條件參與戶外活動,發展大肌肉動作。提供各種工具和材料發展精細動作。鼓勵、支持、放手,引導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

認識靠行動: 3-4歲正處於直覺行動到具體形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依靠動作和行動進行。他們的思維特點是先做再想,或邊做邊說,他不會想好了再做。幼兒的認識活動需要親身參與,在看、聽、說、觸摸、擺弄等多種感官的作用下提升對事物的感受、瞭解,從而認識。

對家庭教育的啓示:開闊幼兒的視野,理解和接納他們的思維方式。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勵他們動手、動眼、動嘴、動腦、觸摸等。

情緒作用大:幼兒的心理活動和行爲更多是無意性的。他們對親人有強烈的依戀,一旦離開常常伴有哭鬧、不安等情緒,也常常爲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鬧。講道理,往往收效不大,如果能用有趣的、新異的事物吸引他們,能夠分散或轉移注意力。幼兒在家依戀父母,到園所後也會依戀一個成人。3-4歲幼兒期的許多活動都是“情緒化”的,他們的行動常常受情緒的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

對家庭教育的啓示:不要把成人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幼兒,需要給予幼兒關愛、陪伴、安撫。羣體活動、有趣的遊戲能夠引發積極的情緒。

愛摸仿:模仿是3-4歲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不自覺地模仿父母和老師。隨着交往範圍的增加,模仿同伴、他人、媒體等。模仿可以成爲他們的學習動機,也可以成爲他們學習他人經驗的過程。幼兒的模仿並不是消極被動的臨摹,他們在模仿中同樣有創造,有自己個性與情感的表達。在模仿中他們喜歡重複,在重複中增加了解、認識和理解,在重複中不斷積累認知的經驗,在重複中不斷熟悉、熟練掌握某些技能和方法,從而樹立自信。

對家庭教育的啓示:成人要提供安全、優良的教育環境,以身作則,耐心引導。儘量少的接觸電子產品。

常把假想當真實:3-4歲幼兒常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當作真實的事情,使想象有誇張性的表現,有時想象與現實混淆。幼兒喜歡遊戲就是因爲他們沉迷於想象的情景中,把自己真的當成了遊戲中的角色。這種情況會使成人誤認爲幼兒在“說謊”。

對家庭教育的啓示:成人要接納、理解幼兒。在遊戲中積極引導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事物、判斷簡單的是非,是有效的教育方式。成人應避免一味地說教。

常把動物或物體當成人:3-4歲幼兒有泛靈論的思想,人們認爲什麼都是有生命的。他們常常把動物和物體當成人,甚至和娃娃、桌椅板凳等說話,這是幼兒思維“擬人性”特點體現,同時他們也以擬人化的活動形式理解和參與活動,滿足愛模仿的心理需求。他們喜歡聽故事,自己也常常生活在童話世界之中。對家庭教育的啓示:用擬人化的口吻、方式引導幼兒行爲,運用故事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行爲、閱讀等習慣。

3到6歲幼兒年齡特點

4-5歲幼兒年齡特點

幼兒活潑好動,活動水平的明顯提高,需要更爲豐富充實的活動空間。

幼兒遊戲水平的極大提高,需要不斷拓展遊戲空間。

幼兒進一步發展的自主性與主動性,需要寬鬆、安全的探索環境。

有規則意識,對規則感興趣。幼兒同伴交往需求與能力的發展,有初步的合作意識。

幼兒想象有意性水平的提高,好玩,會玩。需要更大的表達與創作的空間。

幼兒具體形象性的'思維,需要具體的活動情景與活動形式。

5-6歲幼兒年齡特點

控制能力增強,自我評價能力發展,個性初步開始形成。

情感的穩定性和有意性增長。

合作意識逐漸增強。

規則意識逐步形成。

好學、好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喜歡刨根問底,有極強的求知慾望。

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開始萌芽,能夠掌握如“左、右”等比較抽象的概念。遊戲仍然是他們的主要活動形式。

能生動、有表情地描述事物,閱讀興趣顯著提高。5—6歲是兒童語言能力明顯提高的時期,他們能比較系統地敘述生活見聞。開始對文字感興趣,閱讀興趣增加。

3到6歲幼兒年齡特點2

一、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的發展特點占主導地位

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3-6 歲幼兒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都在發展,但是以無意注意發展爲主,幼兒身體活動或動作完成過程中,不斷明確活動的目的和指向,從而促進無意注意的發展。無意注意的發展主要受外界刺激影響,主要分爲兩方面:一方面,鮮豔的顏色、強烈的聲音、生動的形象、突然出現的刺激物或突然出現的東西都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幼兒感興趣、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刺激物,也是幼兒注意的對象。

有意注意處於發展初級階段。在一定的教育影響下,特別通過語言的作用,幼兒的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發展,但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其過程主要依賴成人的引導。在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中,要使幼兒逐漸明確目的、任務、產生有意注意的動機,自覺控制自己的注意,並通過自身努力去保持注意,從而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

二、注意廣度隨年齡增加而延伸

注意廣度,是指在同一時間內能清楚地把握所注意對象的數量。

心理學研究證明,在 0.1 秒速視條件下,正常成人一般能把握 8-9 個黑色的圓點或 4-6 個無聯繫的外文字母或 4-5 個無聯繫的漢字;而對於幼兒,在 0.1 秒的速視條件下僅能正確地辨認圓點數 4-9 個,但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73.5%的 4 歲幼兒能辨認 2個圓點,66.6% 的 6 歲幼兒已經能辨 4 個圓點,44.6% 的 7 歲幼兒能辨認 6 個點。

3到6歲幼兒年齡特點 第2張

三、記憶力發展特點

兒童的記憶和其他心理過程一樣,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發展。以下從記憶的意識性(無意記憶與有意記憶)、理解性(機械記憶與意義記憶)、記憶的內容(形象記憶和詞語記憶)幾個方面來說明。

⑴ 記憶的意識性特點

根據幼兒活動有無目的,將幼兒記憶的意識性分爲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前者主要指沒有目的和意圖、自然而然發生的記憶,後者指有明確記憶目的和意圖的記憶。

① 無意記憶佔優勢

無意記憶的效果優於有意記憶。3 歲以前的兒童基本上只有無意識記,不會進行有意識記。整個幼兒期,幼兒無意識記的效果都優於有意識記。實驗研究,要求兩組幼兒對同時進行參與、操作某個活動,一組孩子要求儘量記住整個活動中出現的圖片,而另一組則沒有任何要求,在實驗結束後,要求幼兒回憶所玩過的東西,然而沒有要求的一組幼兒能夠回憶的卡片數量和內容要優於另外一組。到了小學階段,有意識記才趕上無意識記。

i無意識記憶效果隨着年齡增長而提高。由於記憶加工能力的提高,幼兒中期和晚期記憶的效果都是無意識記憶優於有意識記憶,幼兒無意識記憶能力繼續發展。無意識記憶是積極認知活動的副產物。幼兒的無意識記憶,不是由於幼兒直接接受記憶任務和完成記憶任務而產生的,而是幼兒在完成感知和思維任務過程中附帶產生的結果,是一種副產物。幼兒的認知活動越是積極,其無意識記憶效果越好。

② 有意記憶逐漸發展

大約在大班階段幼兒有意識記憶能力開始加快,有意記憶是幼兒記憶發展中質的飛躍,可以通過兩方面對幼兒有意記憶的發展產生影響:

在成人的指導下有意識記憶逐漸產生。成人在日常生活和組織幼兒進行各種活動時,在正式活動開始前向幼兒提出記憶的任務,並在活動結束後使幼兒自主回憶練習前的任務要求。

明確主動記憶意識和強化活動動機。使幼兒主動去識記某件具體事物或抽象的任務,例如在“買菜遊戲”中,幼兒作爲“顧客”,會主動記住菜的種類和價格,角色本身使幼兒意識到這種識記任務,因而也就主動努力去識記,記憶效果也有所提高。強化活動的動機,指要調動孩子進行識記時的積極性,而消極被動的識記任務會對幼兒記憶產生負面影響。例如使幼兒回憶活動的內容和程序,無論是否清楚和完整,都應對孩子進行表揚和激勵,因爲來自其他小朋友讚許或者教師獎勵,是對幼兒主動識記動機的強化。

⑵ 記憶的理解性特點

幼兒對記憶材料理解程度,可分爲機械記憶和意義記憶。前者主要指幼兒採用簡單的、機械重複的方法進行記憶,對所記材料的意義和邏輯關係不理解。後者指幼兒在對所記材料的內容、意義及其邏輯關係的理解後,而進行的記憶。

① 機械記憶使用較多,意義記憶效果最好

幼兒大腦皮質的反應性較強,在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後會留下痕跡;此外,幼兒理解能力發展不夠完善,對識記材料不理解和組織加工,只能機械記憶。所以與成人相比,幼兒在識記時運用機械記憶較多,並且記憶的過程也不困難。

意義記憶的效果優於機械記憶。當幼兒識記生活中常見物體和不熟悉的無意義圖形時,幼兒識記常見物體的效果明顯優於不熟悉的無意義的圖形,所以幼兒已理解識記材料的內容或形式時,記憶效果最準確且保持的時間也較長。

② 機械記憶和意義記憶都在不斷髮展

在整個幼兒期,無論是機械記憶還是意義記憶,其效果都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提高。年齡較小的幼兒意義記憶的效果比機械記憶要高得多,而隨着年齡增長,兩種記憶效果的差距逐漸縮小,意義記憶的優越性似乎降低了。這種現象並不表明機械記憶的發展越來越迅速,而是由於年齡增長後,意義記憶和機械記憶效果的差異減少,機械記憶中加入了越來越多的理解成分,機械記憶中的理解成分使機械記憶的效果有所提高。例如,幼兒對一些不熟悉的詞,有時會按自己的理解來識記。可見兩種記憶效果差距的縮小是由於兩種記憶的區別越來越減少,兩種記憶越來越多地相互滲透,主要是意義記憶滲入機械記憶中。

⑶ 記憶的內容特點

① 形象記憶的效果優於語詞記憶

形象記憶是幼兒根據具體的形象而記憶各種材料。幼兒在語言發展之前,只能對事物的具體形象進行記憶。即使語言出現後,幼兒階段的記憶仍然以形象記憶爲主。幼兒對熟悉的物體記憶效果優於熟悉的詞,因爲熟悉的物體具有直觀性、鮮明性的特點,記憶效果最好;若將熟悉的詞與幼兒頭腦中具體形象相結合,效果也比較好。而對於不熟悉的詞,由於幼兒頭腦中完全沒有形象,所以效果最差。

② 隨着年齡的增長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差別逐漸縮小

3-4 歲幼兒無論是形象記憶或者是語詞記憶,其水平都相對較低。但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兩種記憶效果逐漸縮小。因爲幼兒年齡增加的過程中,形象和詞語都不是單獨在幼兒的頭腦中起作用,而是有越來越密切的相互聯繫。一方面,幼兒對熟悉的物體能夠叫出其名稱,那麼物體的形象和相應的詞就緊密聯繫在一起。另一方面,幼兒所熟悉的詞,也必然建立在具體形象的基礎上,詞語和物體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的區別只是相對的。在形象記憶中,物體或圖形起主要作用,詞語在其中也起着標誌和組織記憶形象的作用。在詞語記憶中,主要記憶內容是語言材料,但是記憶過程要求詞語所代表事物的形象作支柱。隨着兒童語言的發展,形象和詞語的相互聯繫越來越密切,兩種記憶的差別也相對減少。

3到6歲幼兒年齡特點 第3張

四、思維力發展特點

隨着孩子知識經驗的增長、語言的發展,孩子認識活動中具體形象成分相對減少,抽象概括成分逐漸增加。幼兒時期,雖然能開始進行一些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但是思維的自覺性較差;在行動之前通過語言表達,將要做什麼和如何做,使行動帶有明顯的目的性和計劃性。

⑴ 3-4 歲幼兒思維特點

這一時期的兒童思維加工材料,以圖形爲主、初步涉及符號,思維加工能力以認知、記憶爲主。這一時期的幼兒處於幼兒園小班階段,圖形加工材料從其生活中的玩具向具體的學科知識轉變,例如幾何圖形(長方形、五角形、圓形)等,並開始數 5 以內的數。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在認識圖形時,不再僅僅把其看作好玩的圖片,而是能主動了解圖片或者數字代表的物體,例如能給出數字“6”並列出相應個數的物體。

⑵ 4-5 歲幼兒思維特點

4‐5 歲幼兒的思維加工材料仍以圖形爲主、但符號加工得到較大發展,思維加工能力以認知、記憶爲主,其中發散思維、聚合思維、評價能力偶有體現。在加工材料上,能認識菱形、錐形、梯形、橢圓形等,能認識 10 以內的數字,並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能明白教師的話並按要求進行活動,嘗試用自己語言表達觀點。該階段孩子的觀察、判斷、分類能力遠勝過小班兒童。例如對顏色、大小和形狀的皮球進行分類,小班兒童通常沒有統一的標準,會把把紅色小三角形、紅色小方塊和藍色小方塊等小的物體都歸爲一類,而中班兒童的分類有一致性,他會按顏色、形狀或大小進行分類。

⑶ 5-6 歲幼兒思維特點

此年齡段幼兒,思維加工材料和能力得到較大發展,對符號、圖形、行爲、語義的加工都有涉及,聚合思維、記憶、發散思維、認知、評價在思維活動中都有體現。兒童能認識常見的各種圖形,並能根據圖形特徵進行分類;能掌握 10 以內加減法並能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能有條理的講述比較簡單的故事,能在教師引導下識別不同的表情符號並體驗與之相應的情緒。但是在對事物進行分類時,仍具有隨意性,不能自覺地按照物體的本質屬性進行分類,未能掌握事物的真正概念。

在認知、記憶事物時,5-6 歲幼兒能根據已掌握的知識經驗進行聯想記憶。此外,以自我爲中心的認知方式,是此階段幼兒認知客觀事物的主要特點,只有參照自己才能理解客觀事物,無法從別人的角度和觀點去考慮問題。例如皮亞傑設計的一個實驗,讓兒童坐在模型的一邊,將布娃娃置於模型的另一邊,然後讓兒童描述布娃娃所能看到的模型樣子。5 歲以下的兒童大部分按自己看到的模型樣子進行描述,而 5 歲以上兒童能從布娃娃的角度描述看到的模型樣子。

五、想象力發展特點

想象力是幼兒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幼兒以無意想象爲主,而且想象具有複製性和模仿性。

⑴ 幼兒期是以無意想象佔優勢,初期想象的產生往往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幼兒的想象常常沒有主題,沒有預定目的。例如幼兒對某幾個物體進行擺放,事先不會設想要擺成什麼樣子,只是在擺弄的過程中看它像什麼就是什麼。此外,幼兒想象的主體容易發生變化,具有複製性和模仿性,並且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堅持下去。

⑵ 想象具有特殊的誇大性。幼兒爲獲得同伴或成人,對自己的觀點或行爲的認同,突出自己的能力,常常喜歡誇大事物的某些特徵或情節,以及印象中特別深刻的部分。

⑶ 想象容易與現實混淆。幼兒初期想象容易與現實混淆,不能把想象的事物和現實中的事物清楚地區別開來;有時把想象當現實,把自己臆想的事物、渴望的事物當作真實的,並且以肯定的形式進行敘述,無法清晰的辨別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真實的。

3到6歲幼兒年齡特點3

一、生長髮育

孩子在兩歲之前,一般都長得胖胖的,到了3~4歲以後,漸漸變瘦。在兒科門診,常常看到一些家長帶着3~4歲或者5~6歲的孩子,以“瘦”爲主訴,要求醫生全面檢查。檢查後,當醫生說孩子沒什麼病時,家長往往帶着疑惑的神情,繼續追問:“沒什麼病,爲什麼這麼瘦呢?”孩子長不胖,原因多種多樣,除了與體質、營養、飲食、睡眠、疾病、運動量、遺傳等因素有關外,這個年齡的孩子普遍比小時候瘦。因爲這個年齡的孩子,身體發育速度比嬰幼兒期要緩慢得多。

3~6歲的孩子,平均每年身高增長5~6釐米,而他們的體重每年只增加1.5~2公斤。此外,這個年齡的孩子腦功能發育越來越完善,活動量越來越大,除了吃飯、睡覺外,幾乎沒有多少閒着的時候,體內的熱量消耗相對增多,所以身體開始變瘦,皮下脂肪減少。由此可見,這個年齡的孩子不會象小時候那麼胖,一般是正常的,只要生長髮育正常,就不必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要知道孩子的生長髮育是否正常,可以從孩子的身高、體重、胸圍、頭圍等幾個方面來判斷。體重反映孩子的營養狀況,體重可以用公式“體重(公斤)=年齡×2+8”來計算,例如:3歲孩子的體重爲14公斤,6歲爲20公斤,孩子體重較這一標準多於或少於在10%以內可視爲正常,若低於標準體重15%以上,一般應視爲體重低,可能因營養不良或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若高於標準體重20%以上,可診斷爲肥胖兒。

身高和出牙數,可反映孩子骨骼生長髮育情況。這個年齡孩子的身高可用公式“身高(釐米)=年齡×5+80”來計算。身高低於正常標準30%爲異常,可能由於佝僂病、營養不良、軟骨發育不全、呆小病、垂體侏儒症、糖尿病等所致。正常的孩子在3歲以前20顆乳牙全部出齊,6歲時出1顆恆牙,即“六齡齒”,並開始換牙。胸圍可反映孩子胸部、胸背肌肉和肺臟的發育情況,這個年齡孩子的胸圍可用公式“胸圍(釐米)=頭圍+週歲數”來計算。孩子頭圍的大小一般與腦發育有關,3~6歲的男孩一般頭圍在49.1~50.8釐米,女孩爲48.1~50釐米之間。頭圍過小,可能爲先天小頭畸形;頭圍過大,有可能爲腦積水。

3到6歲幼兒年齡特點 第4張

二、動作發育

1、大動作發展:

3~4歲的孩子可以獨立地到處行走,能跑、能跳,能在攀蹬架上爬上爬下,從高處跳下時能保持身體平衡,會跳高、跳遠,會投飛鏢,能閉眼轉圈。在日常生活中,會自己洗臉、洗手、穿脫簡單的衣服、鞋襪。

4~5歲的孩子能單腳跳躍,滑滑梯,玩翹翹扳。

5~6歲的孩子跑跳自如,能連續走20~30分鐘的路程。跑的時候會躲閃、追逐,跑的協調,平衡能力較強,會拍球、踢球,可以邊跑邊拍,邊跑邊踢;開始喜歡集體遊戲,在玩的過程中,常常改變規則,創造新花樣;可以模仿大人的樣子,使用碗筷,做些簡單的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子,但幹什麼活都沒有耐性。

在這一期間,家長應儘量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活動場所,經常帶他們到兒童遊樂園及較寬敬的活動場所玩耍跑跳,有意識地提高他們的運動能力。

2、精細動作發展:

由於腦功能及小肌肉的發育日趨完善,3~4歲的孩子可以做精細的動作,如摺紙、剪貼,會畫簡單的花草樹木和人象,會寫簡單的字。

4~5歲的孩子可以畫比較完善的小人,有頭、身、及四肢,能畫出圓形的、三角形的和正方形的東西,如太陽、蘋果等。

5~6歲的孩子,能用鉛筆書寫簡單的漢字和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會自己穿鞋、扣扣子。

這一期間,家長應多鼓勵孩子動手實踐,讓他們畫畫、摺紙、剪貼,加強手工能力,培養孩子手腦並用,進一步促進腦功能的發展,同時可以教孩子寫一些簡單的漢字和阿拉伯數字,注意培養孩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爲上小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語言發育

孩子的語言發育是先從口語開始的,3歲時能說出自己的名字、性別、年齡、家庭主要成員的姓名。能聽明白幾百個字音的含義,並可以用這些字音來組成幾個簡單的句子,如“我要喝水”,“我要尿尿”,“我要睡覺”,“我要小汽車”等。能認得幾種顏色,能識別一部分動物畫片,說出幾種玩具的名稱,能分清多少、大小、上下,能知道1、2、3的含義,能唱幾首兒歌或背幾首短的歌謠。

到4歲時說話能力明顯提高,可以簡單地向父母敘述自己所做的事,語法也比較正確,句子也比較完整。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要求、意願和見聞。可以背誦5~10首簡短的詩歌(包括古詩),唱較多的兒歌。能說幾句簡單的文明禮貌用語,如“您好”、“阿姨好”、“再見”、“謝謝”。可以指着自己身上的感覺器官,說出名稱和用途,能知道幾種家用電器、傢俱和餐具的名稱和用途,還可以學大人講簡短的故事。

5歲時,能聽懂周圍人的對話,願意同周圍人交談。能說出自己的生日、家庭和幼兒園的住址,家中成員的職業。能說出較多的實物的名稱、用途及用什麼材料做的。可以在看完兒童畫冊後比較完整、連貫地講述故事內容。能不間斷地數完1~100個數,能認識較多的字,並能準確地發出這些字的讀音。可以朗讀、背誦簡單的文學作品,會朗誦8~10首詩歌,複述3~4個聽別人講過的故事。

6~7歲時說話已相當流利,能用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語言的內容調整聲調。能有禮貌地傾聽別人講話,能比較自如地與別人會話。對周圍事物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看完電視或電影后可以講述故事內容。認識的字增多,有的可認識一百餘字,開始練習寫字。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