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快樂童年父母怎麼給

本文已影響2.03W人 

孩子的快樂童年父母怎麼給,無論父母自己的童年是否快樂,爸爸媽媽都不能剝奪孩子們的快樂,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下面小編分享孩子的快樂童年父母怎麼給,一起來看下吧。

孩子的快樂童年父母怎麼給1

父母的成長與孩子的成長密不可分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通常優秀孩子成長爲優秀人才的背後,總能找到溫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衝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們把孩子送到小學、中學時,總喜歡說:"老師,這孩子全交給你啦,拜託啦!"其潛臺詞是"與我"無關啦。其實,絕對不是如此就行的。撬動地球的手,就是推動搖籃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隨着父母與孩子的共同成長;壞的家庭往往給孩子負面影響。

不能令童年失去快樂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教育機構最先提出了這一理念,從此千千萬萬孩子快樂的童年就被這一句話所剝奪。對孩子來說,這真的很不公平,童年就應該是快樂的,應該好好玩,好好享受那份天真與無憂。然而,爸爸媽媽們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想的只是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從而也讓孩子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童趣和童真。父母們不妨深思一下,孩子有多少個童年,童年失去了還會重來嗎?

孩子的快樂童年父母怎麼給

不要讓孩子過早接觸現實

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更聰明,於是父母們早早地教會孩子要察言觀色,見人說話,真難以想象這是社會現象,還是家庭的悲哀。一個小小年紀的孩子,就能駕輕就熟地去揣測周邊人的思想和動向,想想都令人害怕。孩子不應該是天真活潑可愛的嗎?爲什麼要教會他們那麼多虛假和虛僞?父母覺得孩子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童年應該做孩子感興趣的事

和孩子一起開心地玩泥巴,在田野上放風箏,找到螞蟻回家的路,爲了毛毛蟲的逝去傷心地哭一場。這些是孩子童年最美好的記憶和時光,有哭,有笑,有喜悅,有悲傷,父母如果能給孩子的,那就儘量給孩子吧!

珍惜孩子在童年所擁有的一切,因爲每個人都只有一個童年,過去了也就再也沒有了,也再也回不到童年。童年,總有一些事需要去冒一次險,去做一次壞孩子,去搞一次破壞,不然童年就沒有留下可以值得回憶的東西。

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無論父母自己的童年是否快樂,爸爸媽媽都不能剝奪孩子們的快樂,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並且珍惜和孩子們在一起的童年時光。當有一天老去,看到那些老照片,想起孩子天真的笑臉,你才發現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做父母是如此的甜蜜。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也是最愛孩子的人,而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他們快樂就是父母最大的快樂,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吧!莫要等到老去時才發現,孩子的童年只有一紙證書。

孩子的快樂童年父母怎麼給2

讓孩子童年生活充實快樂請多陪陪她們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高質量的陪伴,這也是孩子希望得到的,童年時光是那麼短暫,有爸爸媽媽的陪伴是最充實,最快樂的!

曾經在兒童節收集過幼兒園小朋友的心願,孩子們的願望五花八門:“希望每天能跟媽媽一起去上班”、“希望爸爸週末陪我一起去動物園”、“希望媽媽能多陪陪我”······

讓我和其他老師都倍感驚訝的是,孩子們的願望幾乎都是圍繞着渴望父母的陪伴,而跟漂亮衣服、有趣的玩具這些物質需求無關。

生活中,爲人父母者承受了太多的生活壓力,往往顧及了孩子的衣食住行、物質享受,卻顧不到孩子的內心感受。

殊不知,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汲取的最好養分便是來自父母的愛和溫暖。

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通過不斷地體驗、感知這個世界、與周圍環境互動獲得成長,就像一個海綿,源源不斷地吸收環境給予的一切。

父母作爲連接孩子與世界的第一人,陪伴的方式和質量決定着孩子構建對自我的認知,學會如何與世界共處。

這就是爲什麼我們總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其實,不是陪伴本身有多重要,而是陪伴過程中的愛、溫暖、體貼等正面的情緒能被孩子感知到和學習到,因爲被愛而學會愛人,與人產生連接。

“我一週都見不到爸爸幾面”、“我媽媽就是個手機控,只會玩手機,也不陪我做遊戲”,記得兩個孩子嘟着小嘴氣鼓鼓地跟我抱怨。

我被孩子們的可愛和直接逗笑了,同時也產生深深的憂慮:除了陪伴的時間問題,現在“隱性失陪”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

家長看似在陪孩子,精神、心思卻在其他事情上,如玩手機、打遊戲、看電視、想着工作或別的事。

還有些家長,總是帶着讓孩子學習、進步的“功利心”陪孩子,如監督孩子做作業、帶孩子去上補習班,這種“控制式陪伴”的質量一樣會打折扣。

比起沒有時間陪孩子,這種父母從認識上就出了錯的“隱性失陪”纔是最應該引起重視的。

因爲寸步不離的陪伴也許不是孩子必須的,但高質量的陪伴卻一定是孩子必不可少的。

孩子的快樂童年父母怎麼給 第2張

1、高質量陪伴

離不開父母全情的投入和觀察有家長會以爲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其實那僅僅只能算是“陪着”。

有些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打麻將,或是玩手機、看電視,根本沒有投入完全的精力去和孩子相處,更談不上了解孩子,就會很難理解孩子的某句話、某個行爲,是一種“無效的陪伴”。

只有父母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才能做到細緻入微的觀察,纔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他言行背後的內心需求,看到孩子的進步。

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長可以每天抽出一段完整的時間,專心陪孩子玩遊戲、做運動、哪怕只是單純聊聊天,這個過程中你是完全屬於孩子的,心無雜念,不被其他事情佔據精力。

還可以與孩子一起看書、讀繪本,享受這種單純、專注的親子時光,孩子就會吸收到很多的營養。

接送孩子上學或放學的路上、一起出門時在車上的時光等等,只要你有心,把這些零碎的時間都利用起來用心陪伴孩子,一樣能給孩子帶來幸福的感受。

2、高質量陪伴

要避免想方設法的干涉和控制

有位朋友,和我聊天的時候,他總會說:“帶孩子很煩,陪他們玩是在浪費時間,最主要的是他什麼也學不到,總是傻乎乎地玩。”

太多太多家長都生活在焦慮恐懼擔心中,看到孩子時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太多的毛病,太多的不完美,總想着在陪伴的過程中想方設法改變他們。

還有的家長對孩子過於關注,寸步不離噓寒問暖,生怕孩子磕着碰着,這種沒有界限感的陪伴,父母覺得累,孩子也覺得煩。

高質量陪伴,需要愛和情感的投入,但過度的重視和過度的控制都是一種溺愛,反而會干擾和拖慢孩子成長的進程。

陪孩子時,不要總是看到孩子的缺點,想着改變孩子。你只需靜靜地陪着,感受孩子本身的存在,體會他的感覺,觀察他身上一點一滴的變化,享受這個親子相處的時刻。

同時也要注意留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他自己去探索和嘗試,父母只需在身邊,讓他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給他適時的幫助,這樣他就會充滿勇氣,迎接種種未知和挑戰,獲得真正的成長。

3、高質量陪伴

是雙方都感覺安寧和愉悅

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和父母應是共同處於放鬆、舒適、愉悅、親密的狀態中,能夠互相得到精神上的滋養,建立良好的互動。

它與時間長短、頻率多少都沒關係,關鍵在於要讓孩子感受到舒適、快樂、安全,而且陪伴的過程是有趣好玩的,沒有精神上的壓力。

因爲孩子只有在這樣一種輕鬆愉悅狀態下,才能全身心做自己的事,進行對外的探索學習和自身的成長,不會提心吊膽,或是被煩躁不安的感覺所幹擾。

父母要給與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就要先排除掉補償心理、心不在焉、焦慮、生氣的狀態和情緒。

這就要求父母陪伴孩子時首先能夠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用自己的積極情緒影響孩子。

4、高質量陪伴

是父母良好的示範效應

除了陪孩子做遊戲、親子共讀,還有一種特別的陪伴,同樣是一種高質量的親子相處模式。

如家長邊做家務邊陪孩子、邊做自己的工作邊陪孩子,關鍵在於你在做這些事時的情緒和態度。

首先,父母帶着輕鬆愉快的心情做自己的事,孩子也會被這種氛圍所影響,感到放鬆和喜悅。

同時,父母專心做自己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種示範效應。看着你如何處理家務、工作,看着你如何對事對人,長大後,孩子不需要任何人教,就已經知道如何待人處事。

光是這兩點,就已經爲孩子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了。

正如荷蘭教育家伯納德·李維胡德所說:“孩子對他周圍環境的感知越是無意識,這種感知滲透進靈魂的就越多。”

當我們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評價,只是單純看見孩子當下的樣子,努力去體會他當下的感受,並願意和這個真實的人在一起,分享時光。這樣,你就做到了高質量陪伴。

陪孩子更是陪自己。這種陪伴,無論對父母自身還是孩子,都是巨大的精神滋養和心靈療愈。

花時間專注於“陪伴”,已屬不易,掌握“陪伴”的方法,更需你用心。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