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

本文已影響3.74K人 

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寫作是一種很考驗寫作人寫作能力的,而好的寫作是離不開大量的閱讀知識的,所以閱讀對於寫作來說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編帶來的 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 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1

積累寫作素材一般有兩種方法:

一是通過自身經歷積累素材。

二是通過閱讀積累素材。自身積累的素材固然好,但是一個人的經歷畢竟是有限的,那麼素材量也就有限了。最主要的積累素材的方式還是要靠大量閱讀。

寫作技巧的提高需要以寫作的目的去閱讀,發揮閱讀範文效應,分析範文的寫作技巧,逐步搭建自己的寫法支架。將寫作與閱讀有機結合起來,發展寫作思維,全面提升寫作能力。

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

一、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能力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寫作素材的積累。廣泛閱讀,閱讀不同題材、不同領域的文章,讓寫作素材豐富起來。從而有米爲炊。

二、閱讀訓練寫作技巧

寫作與閱讀一樣,都是一項思維活動,需要調動思維進行語言輸出或者輸入。這就需要我們用寫作的思維進行閱讀,對文章的結構、情節設置、謀篇佈局等進行解構,從而促進寫作思維發展,逐漸搭建自己的寫作支架。

優秀的作家好比一位匠師,文章往往體現出作者獨特的“匠心”。在閱讀的過程中分析作者的寫作技巧,並通過寫的訓練強化自己的寫作技巧。

例如文本結構方式,跌宕起伏的情節,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謀篇佈局思路等,做到如庖丁般對文本進行“解牛”,夯實寫作基本功。

例如,語言分析,我們不僅要分析文本語言特點,更要分析語言特點是如何形成的,包括遣詞造句、表達方式的運用、修辭手法的運用等,從而發揮閱讀的導寫效應。 在閱讀滲透寫作技巧的基礎上,進行寫作技巧訓練。這樣,可以促進寫作與閱讀的有機融合,藉助熟悉的文章資源輕鬆地掌握寫作技巧。閱讀和寫作是密不可分的。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需要在閱讀過程中不斷輸出自己的作品。總之,閱讀對寫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學會藉助閱讀來寫作。

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2

以前我覺得有老師總比沒有的好吧,我就參加了一些寫作培訓課,然而寫作能力仍然不見提高。這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直到看到李希貴校長的書《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裏面有一篇文章《尋找語文教學原生態》,裏面李希貴校長講了這麼一件事:

在寒暑假期末考試的時候,我讓正在讀初一的兒子李大偉和正在讀初四的內侄女王慶玲一起參加了當時的高三語文考試。

卷子是混裝在高三的卷子中批閱的。結果讓語文老師很尷尬:高三全年級的'平均分是84.5分,初一的李大偉考了82分,初四的王慶玲考了85分。

離高三一個相差六年,一個相差三年,他們少受了這麼多年語文老師的“耳提面命”、“敦敦教導”,成績和高三學生卻是如此接近!原因何在?分析來分析去,老師們最終信服了:這兩個孩子有大量閱讀。在小學,他們讀了《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西遊記》……通話世界豐富和拓展了他們想象的天空。在初中,武松剛毅的個性、赤壁瀰漫的硝煙、聊齋曲折的故事……打開了他們的視野,讓他們體驗到了現實中不可能體驗到的豐富多彩的生活情感。他們有着自己的思索、感悟,有着提高語文修養所必需的大量語言材料的積澱,而這恰恰是老師教授代替不了的。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曾說他是好讀書,不求甚解。好讀書,也就是廣覽博讀,這是學好、用好語文的必由之路,這本來應當是語文學習的常識,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可審視一下,如今語文教與學的實際情形,可以發現走的卻是與之相反的道路,不“好讀書”,而好“求甚解”,這或許這是當前語文教學的最大弊端。

不是嗎?現在的高中生,除了那幾冊語文課本,除了那無盡無休,機械刻板的應試訓練,所讀的名家名作寥寥無幾,文化視野狹窄,語言積累貧乏,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和能力豈不是一句空話?就像對待一個體育運動員,不給他身體輸送豐富的營養,反而拼命讓他接受各種技術、技能的訓練,這與其說是在培養冠軍,不如說是在毀滅冠軍。

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沒有帆,也沒有風,閱讀就是獨立的在知識的海洋航行。”語文,就是讓孩子鼓帆前行!

我突然意識自己真正的問題:閱讀積累太少了。

從小家裏童話書或者課外書一本都沒有。上學時期,語文成績不行,還很討厭寫作文。一篇作文規定800字,我頂多寫500字就沒詞了,只有再拼湊出300字,要絞盡腦汁寫廢話,太傷腦子了。

命運總喜歡捉弄人,30多歲的我才意識閱讀和寫作自我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這幾年也閱讀了一些書籍,可這相比那些從小開始閱讀的人,相差是非常大的。而自己還以爲找個培訓班,經過培訓就能寫出跟他們一樣的好文章,這是夜郎自大。

還是拋卻這些妄念,培養好閱讀和寫作的好習慣,喜歡上閱讀和寫作,然而,寫出好文章是遲早的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