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便祕中藥治療4妙方

本文已影響1.4W人 

中醫療法

小兒便祕中藥治療4妙方

中醫常將小兒便祕分爲實熱、陰虛、食積三種類型。現將各類型的症狀特點及飲食原則介紹如下。

便祕類型症狀常見病因治療原則實熱便祕大便乾結,多日不通,腹部脹滿疼痛,容易發生嘔吐,伴尿黃、面色紅、口乾渴、口中異味、煩躁、哭鬧、舌苔黃厚等不適。實熱便祕是小兒便祕中最常見的類型,主要是由於胃腸積熱所致。主要採用清熱通便的方法。可以選用大黃、炒枳殼、厚朴、萊菔子、火麻仁等。陰虛便祕大便乾燥,手足心熱,咽乾口渴,煩躁,容易哭鬧,舌紅少苔或見地圖舌。陰虛便祕主要是由於熱病或者腹瀉以後傷及津液所致。採用滋陰潤腸的治療方法。可以選用麥冬、生地、玄蔘、沙蔘、石斛、玉竹、火麻仁等。食積便祕便祕腹脹,食慾不振,經常打嗝或時常嘔吐,排氣臭穢,舌苔厚膩。食積便祕主要是由於食量過重,食肉太多,或食物中熱量太高所致。採用小吉通便的方法。可以選用枳實、厚朴、萊菔子、神曲、麥芽、山楂、陳皮、瓜蔞等。

中藥治療便祕4妙方

  1、一捻金

具有瀉熱通便作用,適合用於實熱便祕和食積便祕,排便作用發揮比較快。本藥爲散劑和膠囊兩種劑型,服用起來比較方便。1歲以內每次服0.5~1.0克,2~3歲每次服1.5克,最好用蜂蜜水調服,每日2次。

2、小兒化食丹

消食導滯作用比較強,適合用於食積便祕。本藥爲小蜜丸,1歲以內每次服半丸,2~3歲每次服1丸,每日2次。

3、保和丸

具有消食導滯作用,作用比較緩和,可以連續服用,適合於食積便祕,便祕程度不重的小兒。本藥爲小水丸,2~3歲每次服半袋,每日2次。

4、麻仁潤腸丸

主要作用是潤腸通便,適合用於陰虛便祕。本藥爲蜜丸,2~3歲每次服半丸,每日2次。

足療法

臨牀觀察發現,採用中藥外治療法療效明顯,且藥源方便,作用平穩,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現介紹幾則足療效方,供選用。

1、清熱消積,導滯通便:大黃5~10克,研爲細末,醋調爲稀糊狀,置傷溼止痛膏中心,貼雙足心涌泉穴,10~15小時後取下,—般用藥一次即效。

2、清熱導滯:芒硝5克,研爲細末,置傷溼止痛膏中央,外敷雙足心涌泉穴處,每日1換,連續3~5天。

3、清熱導滯,消積化食:生大黃、焦山楂各等量。將二藥擇淨,研爲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爲稀糊狀,外敷於患兒雙足心涌泉穴及肚臍孔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1換,連續3~5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