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對待小孩的不良行爲

本文已影響1.98W人 

怎麼對待小孩的不良行爲?很多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一些外物的影響,從而產生一些不良的行爲,所以,現在對於孩子的不良行爲,作爲家長的我們該如何對待呢?現在分享一些方法給大家。

怎麼對待小孩的不良行爲1

怎麼對待小孩的不良行爲

罵人

寶寶的語言能力有了很大發展,在家長的耐心教導下,寶寶已經掌握了一些禮貌用語,如“謝謝、您好、再見”等。不過,寶寶也會說一兩句罵人的話了。

原因:

寶寶的罵人是無意模仿的結果,他並不知道其中的確切意思。

對策:

1、家長首先要檢點自己的言談,淨化家庭語言環境,不在家庭中給寶寶模仿的機會。

2、忽視爲上。當寶寶第一次說出那幾個字時,父母一方面覺得可笑,另一方面又覺得可氣,第一反應是“你怎麼學會罵人了?”“不要再說了!”,寶寶看到自己的一句話會引起父母這麼大的反應,覺得這是一句“神奇”的話,就不停地重複,重複又引起家長的制止,這無意中會強化寶寶的罵人。相反,如果家長對此不以爲然,寶寶得不到強化,幾天之後就淡忘了。

說謊

說謊,常常被大人認爲是不可原諒的錯誤,是品德問題,可在近3歲的孩子中,這是一個特殊的普遍現象,寶寶經常說着不着邊際的話、沒影兒的事情。

原因:

不要以爲寶寶一說假話就是說謊,這個時期的說謊是與寶寶的心理水平和情感分不開的,其主要原因是分不清事實和想象。2歲以後,寶寶的思維發展進入了象徵思維階段,想象非常豐富,常常把自己的願望或想法當作現實,在成人看來,寶寶“說謊了”。這種想象性的說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瞭寶寶的創造力。

說謊的另外一個動機是要逃避懲罰,不過,對於3歲前的寶寶,這種動機的可能性很小。

對策:

1、有技巧地處理,適當滿足寶寶的.需要

如果寶寶說:“我們家有一隻小狗” (實際上沒有),家長需要明白寶寶只是把他的希望說成了實際情況,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希望有一隻小狗。這時,切記不要與寶寶較真兒:“瞎說,我們家沒有小狗。”可以讓寶寶描述小狗的樣子,學學小狗的叫聲,和寶寶玩玩與小狗有關的遊戲,讓寶寶有一種愉快的情緒。家長也可以在這些談論之後,告訴寶寶:“我們家沒有小狗,某某家有小狗。”可以帶着寶寶去看小狗,根據情況適當滿足寶寶的要求,逐漸地讓寶寶分清假想和現實。

2、藉機發揮寶寶的想象力

可以利用寶寶不着邊際的話培養寶寶的想象力。如,當寶寶說:“我會開汽車”時,家長可以適時引導寶寶想象如何開汽車,利用角色遊戲扮演司機、售票員等角色,通過想象再現現實生活

3、以身作則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寶寶模仿的對象,因此,父母應該以身作則,誠實守信,對寶寶要說話算數,不能空許諾言。此外,注意不要忽略一些不經意的小節,比如,大人可能爲了推掉一些安排和應酬編出虛假的理由,這些也許無傷大雅,但寶寶耳濡目染,自然會照貓畫虎,而他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往往是隻接受表面最淺顯的東西,學會說謊。

口吃

口吃是語言的節律障礙,說話中不正確的停頓和重複的表現。寶寶的口吃現象,部分是由於生理原因造成的,更多則是由於心理原因所致。口吃發生的年齡,一般在2-3歲。

原因:

1、說話時過於急噪、激動和緊張。2-3歲寶寶的語言機制還不完善,當寶寶急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時,容易出現語言流節奏的障礙。也就是說在發音系統還沒有完成說話的準備時,他已發出了發音的衝動,造成先發出的語音和後來應該發出的語音的脫節,也就是發音連續動作的不恰當的停頓和割裂。導致這種現象的情況可能有兩種:一是寶寶頭腦中已經儲存了許多語言信息,說話時回憶語言模式的速度相對較快,而說出語言的速度相對較慢,二者的時間差造成了語言流的脫節;二是寶寶開始說話後,找不到應有的語詞去繼續表達。兩種情況都使寶寶出現過於激動和緊張,這種激動和緊張狀態使發音系統受到抑制,發音器官發生很輕微的抽搐或痙攣,於是出現了發音的停滯和重複。多次的發音停滯和重複,將使寶寶形成條件反射,以後,每次遇到類似的說話背景或類似的詞語時,即發生同樣的抑制現象,造成口吃。

2、模仿。寶寶的好奇心和好模仿的心理特點,使他們覺得口吃“好玩”,加以模仿,不自覺地形成習慣。

對策:

解除緊張是矯正口吃的重要方法。提醒寶寶慢慢地表達,對寶寶的語言表示讚許、肯定,都會讓寶寶解除緊張。不要打斷寶寶說話,寶寶口吃時不要取笑他,給寶寶充足的時間讓他表達。不要強行糾正或覺得好玩去模仿,而應該誘導寶寶慢慢地講,父母除了靜靜地聽外,還可以讓寶寶多聽故事或詩朗誦等文學語言。如果對寶寶的口吃現象加以斥責或過急要求改正,將會加劇其緊張情緒,使口吃現象惡性循環,甚至導致寶寶避免說話,或避免說出某些詞,難以糾正。

搶東西

2、3歲的寶寶在一起遊戲時,常常不客氣地互相搶東西,搶到的一方洋洋得意,失敗的一方放聲大哭,家長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了。

原因:

寶寶不瞭解交往的規則,不知道怎麼去交往,更沒有所有權的概念,他們只要覺得好玩就搶過來,抓到手裏就是自己的。

對策:

1、父母對這個年齡寶寶的“搶東西”不必過多幹預,有時,寶寶會自己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寶寶爲搶東西而打人、抓人,要不動聲色地把他引開,轉移他的注意力,等他平靜下來,再講清道理。如果當面責備、訓斥寶寶,反而會使寶寶變得更自私、更霸道。

2、當別的孩子要寶寶正在玩的玩具而寶寶不給時,家長不能強迫寶寶把玩具給別人,因爲那會使寶寶感覺失望、委屈,只能更增加他的自私心理。

3、隨年齡的增長,逐漸讓寶寶瞭解所有權的概念,教寶寶學會與交往的技巧和規則,如交換、輪流等,學會和其他孩子交朋友。

攻擊行爲

有的寶寶喜歡打人,生氣時打人,不能滿足自己要求時也打人,不僅打小朋友還打父母,口頭禪就是“我打你”。

原因:

有些攻擊性強的兒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大多數兒童的攻擊性行爲是由模仿而來,如果家長傾向於體罰孩子,孩子由此也學會打人;如果兒童經常看暴力片、玩暴力的電子遊戲,都會逐漸形成攻擊性行爲。

對策:

1、提供和諧的生活環境。

家庭成員間發生分歧時,最好不要當着寶寶的面互相攻擊、吵架、打鬧,這些都會無形中對寶寶產生負面影響。不要讓寶寶看有暴力鏡頭的電視,給寶寶提供充足的玩耍和遊戲時間。

2、不要體罰寶寶。

體罰會給寶寶帶來不良的影響,使寶寶感到委屈、無助,甚至產生牴觸情緒。這種情緒很容易使寶寶產生攻擊性行爲,學會用“打人”解決問題。所以,需要懲罰寶寶時,不要體罰。

3、適度懲罰。

當寶寶出現攻擊性行爲時,首先堅決制止,嚴肅地告訴寶寶不能打人,然後冷處理,不要理睬他,等寶寶情緒平靜下來再和他講道理,並適度懲罰,如一段時間內不能看電視或不能外出等。如果寶寶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出現攻擊性行爲,一定要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能更有效地鞏固寶寶的良好行爲。

4、教寶寶學會宣泄自己的感情。

當寶寶遭受挫折、感到憤怒,又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宣泄時,往往容易產生攻擊性行爲。這時,可以映射寶寶的感受,如說:“我知道你很生氣,你很難過。但是,生氣也不能打人。”教寶寶學會宣泄自己的感情,如捶打一件無關緊要的東西,或者向媽媽訴說等,儘可能減少寶寶的攻擊性行爲。

怎麼對待小孩的不良行爲2

第一步:制定規則。請您想清楚您可以容忍以及您決不能容忍孩子什麼樣的行爲。要有的放矢,堅定自己的信念和原則,然後讓孩子瞭解您的想法以及目標。請務必牢記,隨着孩子不斷長大,您對他(她)的期望也應隨之進行調整。因此不必害怕改變,也不必擔心可能需要妥協您的原則。

第二步:一次解決一種不良行爲。假如您的孩子一直重複出現某種不良行爲,那麼您就要集中注意力了。的確,也許您的孩子有一大堆的行爲問題需要解決,但是要改善孩子行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一次只解決孩子的一種不良行爲(永遠不要超過2種)。這樣您將更有可能去永久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爲再度出現。因此請縮小範圍,明確目標,集中全力消除孩子身上表現出的那些不利於母子關係的融洽以及妨礙孩子個性的健康養成的具體不良行爲,例如嘀嘀咕咕地抱怨、耍脾氣、很晚纔回家等。

第三步:冷靜地與孩子溝通。如果孩子破壞了您定下的規矩或者是表現出某種不良行爲的話,您就應該考慮嚴格要求孩子了。每次在您和孩子說話前請做一個深呼吸,儘量讓自己保持冷靜。如果您需要暫停一下,過一會兒再說,那麼不妨一試。然後請看着孩子的眼睛說出您的要求,要確保您已經引起了孩子的注意。請記住,您的目的是要在對孩子的疼愛中規範孩子的行爲,而不是在憤怒中斥責孩子。

第四步:明確您所關注的問題。請不要想當然地認爲孩子會自己明白他(她)做錯了什麼。要運用嚴肅而冷靜的語調,向孩子重述您制定的行爲規範或者向孩子解釋說明爲什麼說他(她)的行爲是錯誤的。

第五步:建議孩子進行積極的選擇。具體來說,您希望孩子形成哪些新的行爲呢?請給孩子提供一兩個可以進行正面選擇的機會。如“請你溫和有禮地和我說話。”“遊戲一結束你就應該立刻回家。”爲了確保讓孩子理解您提出的要求,您可以先讓一個小一點的孩子按要求去做出某種可供選擇的行爲,比如“做給我看應如何向別人尋求幫助。”必要的時候,可以向孩子徵求意見,不必有所顧慮,例如您可以問:“下次你該怎麼做纔不會違反我們定下的行爲規範呢?下次你該怎麼做才能保證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