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類文本閱讀答題方法

本文已影響6.89K人 

論述類文本閱讀答題方法,論述類文本閱讀題是每一張高考卷上都會出的題目,可是這種題目難倒了不少人,很多人都在這篇文章上錯了,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論述類文本閱讀答題方法的相關資料。

論述類文本閱讀答題方法

論述類文本閱讀答題方法1

1、讀通讀懂原文。

通讀全文,一定讀懂。把握全文基本內容,明確作者的基本觀點,務必理清論述的結構和思路。

許多同學在剛開始接觸這種題型的時候,只關注後邊的題目,而不讀全文,時間久了,基本功沒訓練出來,往往在這一環節滿盤皆輸。最開始的訓練,必須按步驟走,熟練以後,在考場才能遊刃有餘。

2、篩選關鍵詞關鍵句。

不動筆筆墨不讀書,讀的過程中,在點、線和特殊符號等各種標記的輔助下,篩選出文中的關鍵詞語、關鍵語句,以備解題之需。

關鍵詞語主要包括:

(1)文中重點闡述的名詞術語;表示事物之間邏輯關係的關聯詞語;

(2)對說明新知識、新發現、新理論的形成、發展過程及作用有重要意義的修飾語、限制語(主要是表程度、數量、範圍、特徵、功能的副詞,如“目前”“將”“部分”“全部”“大概”“也許”“可能”“最……”“除……之外”等);

(3)有指代意義的詞,如“其”“這”“如此”“與此相反”等。

關鍵語句則主要包括表示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點句,表明結構層次的過渡句以及結論句。

3、關鍵信息代入原文,找對應句。

在認真閱讀題乾和選項的基礎上,將題乾和選項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與題乾和選項相應的對應句。

有時對應句可能不止一處,但一般只有一處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進行仔細辨別,篩選出需要的內容。如果確實不止一處,則要進行整合,使之互相補充。

同時還要弄清對應句與上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關係,在其中所處的地位是什麼。即弄清點與面的關係,做到“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4、題干與原文對比異同找選項。

一定要注意題乾和選項所涉及到的信息與原文所存在的“變”與“不變”。

如果選項在原文基礎上出現了修飾、限制、補充成分的增減,那麼就要特別小心是否出現了範圍的擴大或縮小,程度的加深或減輕,數量的增加或減少,是否改變了原有的因果關係、先後順序、主次關係,是否將或然性、可能性變爲了必然性,預見性變爲了現實性,將來時變爲了完成時等等。

另外,還要對比選項之間的異同,找出準確對應題乾的選項。

5、立足原文,排除干擾項。

閱讀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擾項,確定正確答案。

選擇、確定一個選項的過程,就是排除其他三個選項的過程。每個題目中設置的干擾項,都是可以從原文中找出依據排除的。

但是因爲有時選項對原文的表述不盡科學或不盡準確,很多同學在排除的時候,往往不依據原文而憑藉其他方面的知識,或是自己想當然,結果導致失分。

因此,排除的依據只能忠實於原文,對原文的超、脫、改、換都有可能出現本質錯誤。

當然,這裏所謂的步驟和方法,只是針對於學習過程中查缺補漏,或學習習慣的養成或矯正所用,萬萬不可以照搬照抄。

論述類文本閱讀答題方法2

一、如何從整體出發迅速讀懂論述類文本

近年來的高考閱讀題,大多從整體着眼命制,試題往往關涉全篇內容。許多考生面對一般論述類文章閱讀題,往往習慣先看題,然後按“題”索“文”,以求速戰速決。其實,這種由局部到整體的閱讀,甚至只有局部沒有整體的閱讀,往往會因爲主旨把握不準、信息掌握不全、內部關係梳理不順而導致答題的失準、錯位或遺漏,結果是欲速不達。要改變這種錯誤的閱讀方式,應注意以下幾點:

1.寫了什麼——抓住文本重要信息

要養成邊讀邊篩選的習慣,抓住文本的重要信息:①與論點有關的信息,如最能表現作者寫作意圖的語句,對相關問題或現象進行肯定或否定評價的句子等;②和論據有關的信息,如對基本概念、新的知識的解釋和闡述,對一些重要問題的具體表現的論述等;③在結構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結論句以及過渡句等;④有重要意義的修飾語、限制語等,諸如也許、可能、大概、部分、最、目前、之外、唯一等。

2.爲什麼寫——分析作者觀點態度

對直接表達作者觀點態度的文本,要能準確地找出表達作者觀點態度的語句,明確作者贊成或反對什麼、喜歡或厭惡什麼、提倡或否定什麼。對作者觀點態度較爲隱晦含蓄的文本,要能夠從文中具體的論述中辨別篩選、分析歸納出作者的觀點態度。

3.怎麼寫的——把握文本結構脈絡

把握文本的結構脈絡,要根據文本材料安排的順序,弄清文本各段落的大意,瞭解全篇的結構層次,明確作者的論證思路。

二、掌握圈點標畫的速讀方法

1、圈點文中體現作者觀點的語句

作者觀點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幾種情形:判斷(是、不是)、總結(總之、在我看來、由此看來)、假設(如果、那麼)、比較、對比、引述、轉折、因果、遞進等。

2、圈點文中的重要句子

所謂重要的句子,除了統攝全篇、體現作者觀點的中心句外,還有結構複雜難以理解的句子、內涵較爲豐富的句子、揭示文本脈絡層次的句子等。

3、圈點文中反覆強化的詞(詞義可以是相近的)

這類詞往往是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如文段中若反覆出現“濫用”二字,這兩個字便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意思,閱讀時應高度關注。

4、圈點代詞並使之明確

凡是文本中出現的代詞,一定要圈點並根據上下文意找出替代的具體名詞。

5、圈點文段中陳述對象轉換的詞

這類詞的變化往往體現了行文的思路,抓住這一點有利於理清文章的思路。

6、圈點限定性的詞語(定語和狀語)

注意各選項語言的分寸、程度、範圍是否恰如其分,注意敘述角度、表達方式、因果關係的轉換,分辨可能與必然、未然與已然、全稱與特稱的不同。

三、強化精確解題的思維意識

1.讀——閱讀題幹

閱讀文本後面的問題,迅速抓住題幹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包括答題要點、限制範圍,力爭把握答題指向。

2.找——準確查找

在認真閱讀題乾和選項的基礎上,將題乾和選項所涉及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與題乾和選項相對應的語句。有時對應句可能不止一處,但一般只有一處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仔細進行辨別,篩選出需要的內容。如果確實不止一處,則要進行整合,使之互相補充。同時還要弄清對應句與上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關係,在其中所處的地位是什麼,即弄清點與面的關係,做到“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3.比——仔細對照

一定要注意題乾和選項所涉及的信息與原文所存在的“變”與“不變”。如果選項在原文的基礎上出現了修飾、限制、補充成分的增減,那麼就要小心是否出現了範圍的擴大或縮小,程度的加深或減輕,數量的增加或減少,是否改變了原有的因果關係、先後順序、主次關係,是否將或然性、可能性變爲必然性,預見性變爲現實性,將來時變爲完成時,等等。另外,還要對比選項之間的異同,找出準確對應題乾的選項。

4.除——排除干擾

確定、選擇一個選項的過程,就是排除其他三個選項的過程。每個題目中設置的干擾項,都是可以從原文中找出依據排除的。但是因爲有時對原文的表述不盡科學或不盡準確,有些人在排除時,往往不依據原文而憑藉其他方面的知識或是自己想當然,結果導致失分。這裏強調一點,排除的依據只能忠實於原文。

四、充分熟悉命題設誤類型,切實掌握解題對策。

前面提到高考命題設誤的八種類型。下面是往年高考中出現的一些錯誤選項以及與此相關的文本片斷,請同學們認真理解錯誤選項的內容要點、概念形式和用語特點,再比對文本片斷(重要處編者已經畫上了橫線),然後指出選項的錯誤類型,寫出對錯誤原因的簡明分析,並思考針對這類問題的解題對策。

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所謂“文中”,一是指理解重要概念時要有全局觀念,從整體上把握全文;二是指理解時根據重要概念的具體語境來把握。所謂“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常常與文章的整體內容和要傳達的主要信息密切相關。理解“重要概念”主要包括理解“重要概念”的內涵、屬性和外延。

“重要概念”常常包括:

(1)表現文章主題思想的詞語

;(2)反映文章深層含意的詞語;

(3)體現作者觀點立場的詞語;

(4)對文章結構起連接呼應作用的詞語;

(5)內涵上容易混淆的詞語;

(6)展現具體語言環境的詞語;

(7)有一定指代意義的詞語。

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文中重要句子”,指的是內涵較爲豐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點明主旨的句子(即人們常說的“文眼”句);內涵豐富的句子;對領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導性的句子;結構複雜,對理解文意有直接影響的句子;在文中反覆出現的句子。

有些顯示層次的句子(即人們常說的領起句、過渡句、結論句等)的含意,也需要正確解讀。這些句子或意蘊比較豐富,或表達比較獨特,或結構比較複雜,或作用比較突出。“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指根據具體語境領會或解釋這些句子的特定含意(包括深層含意)。

七、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謂“文中的信息”是指作者在文中所闡述或傳達的知識、事例、理論、觀點或設想等;“篩選”是指根據一定的要求對文本信息進行搜索、選擇、獲取;“整合”是指對篩選得來的信息進行整理歸納並壓縮,使之條理化、清晰化、概括化、簡潔化。

高考對此高頻考點的考查內容主要有:

①對照語言材料辨別篩選信息的正誤;

②從語言材料中篩選出符合答題要求的有關語句,並進行整合,做簡要的表述。

八、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並在理解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係、分析段落層次之間的關係的基礎上理清行文的思路。“分析文章結構”與“把握文章思路”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面,文章的結構體現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結構體現出來的,結構爲表,思路爲裏,二者互相映照。

歷年的高考情況看,“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重點考查的是把握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係,把握段落之間的相互聯繫,以及把握文段內部的層次。從高考設題的實際來看,本高頻考點在設置考題時,常常將“分析結構”與“把握思路”結合起來。

九、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兩個切入點

切入點一:分清層次

分清層次,既包括分清全文的層次,又包括分清某一部分的層次(或段內層次)。分清層次的主要途徑有以下幾種:

1.分辨段的類型

分析文章大的結構層次就要弄明白哪些是引論段落,哪些是本論段落,哪些是結論段落,分清段的類型不僅有利於理清全文的層次,也有助於段內層次的分析,因爲不同類型的段其內部結構也不盡相同。

2.據意斷層

層次分析是着眼於內容的分析,對於全文來說,明確各段的大意是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關鍵;而對於一個段落來說,以句子爲單位,把句意密切相關的句子按照意義歸納在一起,並以此爲依據來劃分段內的層次,一個意羣就是一個層次。

3.抓標誌詞句

爲了表達清晰,很多文章往往用一些標誌性的詞句表時前後上下內容的關係。找出這些詞句並仔細區別其代表的意思,有助於我們對文章結構、思路的分析。

標誌詞句有:

(1)關聯詞。不同的關聯詞表達不同的關係,由此入手便於我們更快地理清結構和思路。

(2)順序詞。順序詞能表示主次輕重的順序或問題的幾個方面。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時”等。

(3)總結詞。“總之”“由此可見”表示結論,一般表示分總關係。

(4)重要句子。起統攝作用的領起句、總括句,起總結作用的小結句,起承上啓下作用的過渡句,前後呼應的句子以及各段的中心句等。

切入點二:梳理層間的關係

根據對於語意的理解,梳理各層次之間的關係,是分析結構,弄清思路的關鍵。具體指梳理開頭和結尾之間的語意關係,開頭結尾和主體部分之間的語意關係,以及主體內部各語段之間的語意關係。

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指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主觀傾向。作者的觀點態度,可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間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作者的觀點態度如果是隱含的,分析時就要依據文本,揣摩文中的隱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達的意思,進而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作者的觀點態度如果散見於文中不同位置,分析時就要把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來進行歸納整理。

高考對這一高頻考點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個角度:①分析概括作者在整篇文章中表現出來的觀點態度。做這類試題要着眼於整體,對全文涉及的內容做全面分析,並正確概括。②分析概括作者對文章中涉及的某一具體事物的觀點態度。這就要求圍繞這一事物,在篩選整合文中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對文中隱含着的作者對這一事物的觀點態度做分析和概括。③分析概括作者對文中所引述的別人的觀點的態度。這就要首先明確別人的觀點是什麼,然後分析作者對此是贊同還是反對,或是贊成哪一部分、反對哪一部分,從而明確作者的態度。

高考命題時選項的設置往往是命題者對文中觀點態度的轉述,考生需要做的是判斷這些轉述與原文的觀點是否吻合。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