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

本文已影響1.65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本學期一開始,我們發現經過一個月的假期,班上有幾位小朋友的變化很大,我們高興地對有的小朋友說:“恭喜你,你長胖了。”而對另一些孩子我們則皺皺眉頭說:“你怎麼又胖了,你怎麼又瘦了?”於是,到底是胖好還是瘦好成爲近期孩子們關注的話題

分析我班幼兒的身體成長狀況,就能發現存在許多”參差不齊”,有的很胖,有的很瘦。幼兒在飲食方面也存在挑食現象,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並且到了晚上或雙休日還喜歡以“自己的喜好”來填飽肚子,例如吃肯德基、麥當勞、飲料、冰淇淋等。家長也常因嬌慣而滿足幼兒的各種要求。

幼兒需要了解自身的的身體狀況、關注自己的成長、樹立自我保育意識。因此我預設了本次的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表自己的觀點,通過討論,意識到太胖和太瘦都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2、學習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初步瞭解自身成長的需要,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爲有利於健康。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活動前根據“學前幼兒體重標準表”爲本班幼兒測量體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表格各一,並根據幼兒體重情況製作三種顏色的圓點卡片,活動前發給幼兒;多媒體課件“來當營養師”;“健康棋”六套,各種食品的卡片若干(活動前請幼兒畫好)。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幼兒自由辯論幫助幼兒正確理解胖和瘦的概念。

活動難點:使幼兒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爲有利於健康。

突破方法:利用不同顏色的圓點來表示幼兒的健康狀況,並請幼兒自己貼到相應的表格中使幼兒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通過集體討論、多媒體課件和“自助餐”的遊戲來幫助幼兒樹立自我保育意識。

活動過程

(一)大膽表達,各抒己見

幼兒將自己有關胖好還是瘦好的想法在集體中展示、擴散,表明自己的觀點,並嘗試用實例說服同伴。

過程:幼兒各抒己見,運用實例說明自己的觀點。在幼兒的意見無法統一的情況下,教師出示“學前幼兒體重標準測量表”,知道胖瘦有一定的標準,太胖和太瘦都不健康。

(二)瞭解自身,對症下藥

(1)出示紅、綠、黃三種顏色的表格,請幼兒根據手中圓點的顏色尋找自己在表中的位置,(紅色表示偏瘦,黃色表示偏胖,綠色表示正常)從而瞭解自身以及本班幼兒成長的狀況。

(2)集體討論怎樣才能使自己既不胖也不瘦,身體更健康。

(3)“對症下藥”:運用多媒體課件“來當營養師”爲不同情況的孩子“開處方”。

(三)分組遊戲活動,經驗梳理

(1)棋盤競賽:幼兒通過競賽性遊戲,在下棋過程中獲得有關健康生活的經驗。

(2)自助餐:幼兒根據自身情況爲自己挑選一份營養合理的美餐。

活動延續

幼兒將已有的經驗運用到生活中去,關注自己的身體特點,堅持健康飲食和鍛鍊,並把有關的信息帶給身邊的朋友和家人。

繼續鼓勵幼兒蒐集資料,研究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專門設計的,還是比較適合幼兒的性格發展,整個活動中只有小輝不怎麼參與活動,主要是小輝有輕微的電視自閉症,儘管平日教學中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在語言交流中還是有一定的障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仔細觀察畫面,嘗試用反義詞和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能輕鬆、愉快地進行探索活動,體驗自主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文字卡、圖片6—9放大

活動過程:

一、棒棒、胖胖比一比(在此環節區別兩位天使特徵的不同,理解反義詞)1.出示兩位天使,提問:仔細看看、比比,他們有什麼不一樣?

2.出現胖瘦、高矮兩組字,並理解反義詞。

3.引導幼兒與教師一起用故事裏的語句小結天使的.不同特徵。

二、 天使、幼兒共遊戲(在此環節通過對畫面的觀察理解,瞭解更多的反義詞)1. 看圖片,說相反連續逐頁看故事畫面,教師用故事中的語句簡單介紹畫面主題。

提問:兩位天使在玩的時候發生了哪些相反的事?

幼兒自由選擇畫面,並說說畫面中的相反意思。

2. 認文字,找相反認讀文字,對幼兒不認識的字藉助動作、符號幫助幼兒理解。

玩法規則:每位幼兒選擇一個字,找手中拿有和自己手中字意相反卡的幼兒成爲一對,並用“我說……”進行表述。

驗證方式:集體驗證,相互檢驗。

3. 圖和字,配配對玩法規則:仔細看畫面,將意思一致的文字與畫面進行配對。

驗證方式:教師講述故事中的語句,幼兒聽辨後加以調整。

表述方式:師幼共同藉助反義詞將畫面表述清楚。

三、教師、幼兒共閱讀(在此環節中能借助反義詞完整講述故事)1.在音樂的伴隨下,師生共同藉助反義詞完整講述故事。

2.教師蔣上句,幼兒接下句。

反思: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點評自己在骨幹教師展示活動中所上的語言活動“棒棒和胖胖天使”,我覺得那便是“賦有挑戰性”。

挑戰一:對於教材和教法的挑戰該內容的選擇來自於繪本《棒棒天使》,書中集中體現了很多組反義詞。而教材中雖然有該內容的涉及,但沒有一個故事能集中體現那麼多的內容。所以這本教材的選擇,對素材內容的拓展,具有深刻的意義。

對於即將深入小學的幼兒來說,認字成了家長關注的內容。而幼兒也隨着閱讀量的增加,識字量也在不斷提高。在幼兒園的《綱要》中,雖沒有認字的要求,但卻是幼兒、家長的需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融入字是一種大膽地嘗試。

在一次活動中,要讓幼兒充分的表述、要將枯燥的反義詞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在活動的設計上,我運用了好朋友配對,和教師說相反等的遊戲環節。這些環節的設計讓幼兒在不知覺中感受反義詞,理解反義詞,並學會用反義詞來表述畫面意思。

挑戰二:對於我(教師)自身的挑戰 在第一次觀察圖片時,播放PPT的速度並不慢,對於幼兒觀察圖片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挑戰。要幼兒之後能根據圖意表述清楚,甚至和教師一起互動講故事,教師對每一幅圖提問和追問的設計要求是很高的。

這本繪本原來在每一頁上都有文字,但爲了更充分的讓幼兒觀察圖片,並突顯可表達頁面意思的反義詞,在PPT的製作過程中,我將每一頁的文字都刪除了。看似一個小小的地方,但從學着怎麼做,到精美製作,花費了我不少的時間。

挑戰三:對於幼兒本身的挑戰合作:對於大班幼兒,還處於合作的初級階段,要兩人相互配對,要和教師配合說畫面相反的語句,極富有挑戰性。

邏輯分析力:幼兒盡憑藉對示意圖的理解,對反義詞進行挖掘,並能夠清晰的表達,極富有挑戰性。

如果還有機會執教該活動的話,有幾點可以再思考的:

1. 字的量的控制和選擇。幼兒對於字的認識情況差異很大,在同一個活動中很難達到均衡的把握。對於這樣的活動,既然是分組教學,可以儘可能的將識字量差不多的幼兒安排在同組,教師可根據幼兒該方面的能力適當的調整教學難點。

2. 留給孩子自我表述的時間。當幼兒在發現畫面中的相反內容時,可以留給幼兒一些獨自或結伴表述的機會。可以讓幼兒用單個的字表述,也可以讓幼兒用相反的話來表述。之後在通過集體,到話語的精煉,可能更能夠幫助幼兒理解和對畫面進行表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指出:科學應從生活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爲探索的對象。根據這一原則,以帽子爲操作材料確定了數學分類活動的主題,這是基於下列考慮:第一,帽子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幼兒對帽子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利於減少分類活動的難度;第二,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帽子的花色品種越來越豐富,有利於開展分類活動;第三,這一活動在分類的同時還有助於幼兒感受軀體和部分的關係,同時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觀察思考的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究身邊常見事物的興趣,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帽子的特徵。

2.學習將活動過程用簡便的方式記錄下來,並和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不同款式、顏色、質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頂。

2.4張桌子,4張蓋布,4塊黑板,筆、紙若干。

活動過程

1.學習分類記錄的方法

(1)以遊戲的方式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請4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小朋友上臺,並請幼兒說說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這裏有幾位小朋友?”“他們什麼地方不一樣?”

(3)教師引導幼兒記錄分類結果。“我們要把這裏有4個小朋友的事記下來,可以怎麼記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數字“4”表示人數,用娃娃頭表示小朋友)“誰能把有相同之處的小朋友排在一起?”“他們是怎麼排的,他們哪裏一樣?”(這兩個是男孩,這兩個是女孩)“這又該怎麼記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數字和簡單的標記來記錄)“除了這種排隊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教師在幼兒分類的基礎上再次引導他們用簡單的標記來記錄)

2.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對帽子進行分類

(1)引導幼兒觀察帽子的不同之處。

(2)啓發幼兒說出帽子的各種用途。

(3)提出分類的要求。“原來帽子的用處這麼大,我們大家都需要它。今天我們這裏有這麼多帽子,那我們就來開一個帽子商店吧。想一想開商店我們要先做什麼準備工作呢?”(引導幼兒先從整理帽子開始)“我們可不能把帽子放得亂七八糟的,你們說可以怎麼擺放呢?”(引導幼兒說出將帽子按同一特徵擺放)

3.小組活動

(1)提出記錄的方法。“今天,我們請4組小朋友來整理一個櫃檯。首先,請上來的小朋友數數櫃臺上有幾頂帽子,用數字和標記把它們記下來;然後,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把有相同特徵的帽子擺在一起並數數每種有幾頂;最後,小組成員一起商量看看該怎麼記錄。如果你們還有別的分法,就再分一次,分好後再數數每種有幾頂,想一想該怎麼記錄。記住每分一次,就記錄一次。”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在分類時要按同一標準全部分完後,才能按別的標準再次進行分類。

(3)引導幼兒多角度地思考分類的標準。

(4)觀察幼兒的不同記錄方法。

活動講評

1.展示這4組幼兒的記錄單,引導幼兒對他們的記錄方法進行觀察、比較。“這些記錄單上記的都是小朋友分帽子的事情,大家相互看一看,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幼兒之間相互提問、相互回答)“每組分帽子的方法和記錄的方法有什麼不同?”“你最喜歡哪一組的記錄單,爲什麼?”

2.教師對幼兒的操作給予肯定。“今天小朋友們想出了各種擺帽子的方法,有的按大小擺,有的按款式擺,有的按顏色擺,還會把這些事用數字和標記記了下來,而且每組記錄的方法都不一樣,你們真了不起。下次,我們玩帽子商店遊戲的時候就可以有許多不同擺帽子的方法了。”

活動延伸

課後教師可以將一組帽子和這組分帽子的記錄單放在區角中,供幼兒進行分類活動,要求幼兒分的方法和記錄單上的不一樣,分好後並記錄。充分挖掘分類的多種途徑,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用手親自做事情,體驗做事的成功與自豪,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瞭解自己的手和爸爸媽媽以及其他成年人手的不同本領,知道手很能幹。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幼兒嘗試用手親自做事情,體驗做事的成功與自豪。

2、難點:在動手嘗試過程中,清楚的用語言表達出手部的觸覺及其他感覺。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大人手的本領)。

2.神祕箱(不透明紙箱),裏面裝有各種不同觸感的物品,如:沙包、熱雞蛋、石頭、饅頭等。

3.自制場景:邋遢大王的家。(場景:桌子上面擺滿了零亂的學習用品,地上灑滿了玩具,鞋子亂丟,牀上的被子沒疊,衣服散落一牀。)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手指遊戲——小手小手變變變。教師示範幾種手型,幼兒通過想象,大膽做出各種手型。

二、基本部分

1.手摸神祕箱:幼兒將手伸進放滿東西的神祕箱,在眼睛不能看的情況下,只用手感覺物體的形狀、軟、硬、冷、熱等,從而判斷出是什麼物體。

(1)教師介紹規則。

(2)幼兒嘗試操作,說出物體名稱,並清楚的表達出摸着這個物體的手感等。

(3)每位幼兒依次操作。

小結:小朋友的小手真厲害,能摸出神祕箱裏這麼多東西。

2.創設情境,引出邋遢大王亂糟糟的家,請幼兒幫忙。

(1)教師創設情境,請幼兒說說看到邋遢大王的家後有什麼感覺?應該怎麼幫助他?

(2)請幼兒說哪裏需要整理,並動手去整理。(被子亂,玩具散在地上,文具擺放不整齊,鞋子亂扔,椅子沒有放在桌子底下)

(3)幼兒整理好後,再次說一說現在看着邋遢大王的家有什麼感覺。

(4)教師延伸至幼兒生活,在生活中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向邋遢大王學。

小結: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能幫助邋遢大王把房間整理的這麼整齊。不過不能向他學習,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房間自己整理,學習用品也要自己收放整齊。

3.瞭解成年人手的不同本領。

(1)播放PPT,幼兒瞭解成人手的各種本領。

小結:以後小朋友要多多向大人學習,讓自己的小手變得更加靈巧。

三、結束部分

師:“小手小手變變變,變成小鳥,飛出去做遊戲嘍。”

教師帶領幼兒走出教室。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以“幼兒的手”爲切入點,在施教過程中,主要採用了音樂導入法、觀察發現法、遊戲鞏固法、感知操作法。活動開始,孩子們在輕鬆的音樂中,對手有感性認識,產生活動興趣。然後通過觀察,孩子們自己發現手上有什麼,有幾個手指,並進行手指和手的比較。手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並與孩子們共同搭建認識的平臺。

小百科:能幹,指有能力會做事。如:這些電工真能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