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本文已影響1.81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對稱關係,嘗試看圖示來剪對稱窗花。

2、愉快得參與剪紙活動,初步感受剪紙作品的藝術美。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窗花做成PPT課件(對稱與不對稱),對稱剪紙的圖示,色紙、剪刀、鉛筆。

活動重點:

自畫圖案進行對稱剪紙創作。

活動難點:

發現並瞭解對稱關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剛纔老師接到森林國王的電話,他說,小兔的窗花店開張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基本部分。

1、觀看圖片,窗花。

這些窗花漂亮嗎?它們是什麼樣子?你最喜歡哪個窗花?

那你知道窗花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嗎?(用紙)

有沒有發現這個窗花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幼兒交流,引導幼兒發現對稱的關係)

那對稱圖案怎麼弄出來的呢?(幼兒交流――觀看演示標記圖――師示範驗證)

2、幼兒自制窗花,教師巡迴指導。

想不想也來自己做一個漂亮的窗花,放在小兔的商店裏啊。那好我們就來試一試。

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部分。

1、展示作品,交流評價。你製作的是哪個窗花,是怎麼做出來的?(重點引導發現對稱的美)

2、如果你是小兔的話,你最喜歡哪些窗花放在他店裏。(重點圍繞圖案、對稱來評價)

3、教師評價:今天小朋友都學到了一個新本領,學會了用對摺對稱的方法來剪出漂亮的窗花,讓我們看了真舒服,來,表揚一下自己。其實今天我們剪的窗花是民間藝術的一種,窗花的圖案除了對稱的,還有不對稱的呢,一起在小兔的店裏看看。

4、欣賞不對稱圖案的窗花剪紙(課件)。

這些畫有小貓、小狗等圖案的窗花也很漂亮,我們下節課再來跟老師學一學。

5、好了,我們一起將這些窗花給小兔家的窗花店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較熟練地掌握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2、會正確做出落地動作,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學習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戶外場地上佈置好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分別爲20cm、30cm、40cm。

2、錄音機、音樂磁帶《大家一起來》、《小白船》。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組織幼兒到活動場地,放音樂《大家一起來》,做熱身運動。

2、幼兒排成一路縱隊,利用場地上的障礙物練習走、跑、跳等動作。

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小蚱蜢頭飾,分發給幼兒,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

2、教師引導幼兒學說兒歌《小蚱蜢 學跳高》,“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腳一翹。哪個有我跳的高。”

3、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雙腳向上跳的動作”,並講解動作要領:雙腳併攏,小腿一彎用力蹬地向上跳起,雙腳輕輕落地。請幼兒按動作要領分散練習,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指導幼兒練習“輕輕落地”的動作。

4、幼兒嘗試跳不同高度的皮筋,反覆練習。(教師注意提醒幼兒安全)

5、遊戲:《小蚱蜢 學跳高》

教師講解玩法及規則:小蚱蜢分成兩組(男孩組與女孩組),聽到信號後跳過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後跑回來,拍後面小朋友的手,看哪組先完成,跳過皮筋的時候,雙腳儘量不要觸及皮筋。

6、在歡快的音樂背景下,幼兒遊戲2—3次,教師看幼兒的身體狀況和情緒隨時調整活動量,注意幼兒的安全。

結束部分:

播放《小白船》音樂,引導幼兒坐在草地上,一起隨音樂做腿部放鬆動作。

小百科:跳高是田徑運動的田賽項目之一。是一種由有節奏的助跑、單腳起跳、越過橫杆落地等動作組成,以越過橫杆上緣的高度來計算成績的比賽項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能用標記和數字記錄活動室玩具的數量。

準備

1.人手一張統計表、一支筆、一本幼兒活動材料。

2.選擇l―10種班級中新增加的玩具(每種玩具的數量在10以內)。

過程

1.觀察活動室玩具。

――開學了,我們的玩具有什麼變化?多了哪些新玩具?

―――請幼兒講述自己觀察的結果,引導幼兒發現升上大班後班級物品、玩具的變化情況。

2.觀察記錄表格。

――統計表上有些什麼?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討論:怎樣在表格中對班級的物品、玩具進行記錄?

3.探索記錄方法。

――請幼兒選擇班級中的一種物品進行統計,並在表格中記錄其數量。

――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結果,瞭解各種不同的記錄方法。

――幼兒按自己的方法進行統計玩具的活動,記錄每種玩具的數量。

4.展示記錄結果。

――鼓勵同伴之間相互交流記錄的結果,感知物品玩具的變化,學習不同的記錄方式。

――引導幼兒繼續關注活動室中其他的變化。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聰明的玩家

活動目標:

1、嘗試將6以內的物體按數量歸類,並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2、繼續學習正確目測6以內的數羣。

3、樂意主動的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數字,並樂意用目測數羣的方法進行數數活動。

2、物質準備:

(1)教具:分類底版,6以內的實物卡片,相應數量的數卡

(2)學具:聰明的玩家(分類底版,6以內的各種實物卡片,相應數(點)卡等)

給一樣多的發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實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樣多的放一起(6以內不同排列形式的實物卡片)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瞭解遊戲玩法。

(1)出示分層式分類底版,各種球類實物卡。

教師:超市裏有許多的球,讓我們看看有哪些球呢?它們各是幾個?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數數,並能說一說自己數的方法。

(2)師幼共同討論整理“分層貨架”的規則:一樣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兒示範分球,師幼共同讀一讀,檢查分得對不對。

(4)出示3―5的數卡,教師:誰願意來幫助球兒們找到運貨的小推車呢?幼兒討論得出:每層貨架上放的球兒數量是幾,就擺上數字幾的卡片,把數卡放在每層貨架的最後空格處。

2、小組操作活動。

(1)介紹各組活動(有重點的介紹“聰明的玩家”的規則)

(2)小組活動與規則。

第一、二組:聰明的玩家(能將6以內的等量實物放在一起,併爲各底版空格處擺上相應的數(點)卡)

第三、四組:給一樣多的發花(能用目測的方法進行6以內實物的等量判斷)

第五、六組:一樣多的放一起(能用目測接數的方法快速辨認實物卡上的數量)

(3)教師重點觀察指導“聰明的玩家”的活動。

3、活動評價。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動物的實物卡片,幼兒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過程。

(2)引導幼兒知道:x數字的屋裏放的全都是數量是x的小動物,數量是x的小動物都可以用數字x來表示等。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和時間賽跑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和時間賽跑

活動目標

1、 認識時鐘,知道時鐘的基本用途。

2、 感知時間,體驗時間的長短。

3、 發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的關係。

活動準備

時鐘、寫字本、積木、圖書、畫紙、鉛筆、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1、 認識時間

老師出示時鐘,提問:

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這是時鐘,是用來看時間的')

你會看時間嗎?現在是幾點?(9點)

你怎麼知道的?(長針指向12,短針指向9,就是9點整)

如果長針和短針都指向12,是幾點?(12點)

小結:當長針指向12時,短針指向幾,就是幾點。

2、感知時間

有誰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很短、不知道、很長)

我們一起來玩“和時間賽跑”的遊戲。老師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在這一分鐘裏,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做什麼事,時間到了就停下,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做的事情多。

(幼兒遊戲,教師計時。孩子們紛紛離開座位,有的去拿紙,有的去拿積木,還有一個孩子呆呆地站在一邊在想要做的事。)

幼兒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裏做的事情:

我覺得一分鐘實在太短了,什麼事都沒做時間就過去了;

我在一分鐘裏畫了一個圈;

我在一分鐘裏搭了一個積木┄┄

小結:小朋友都說一分鐘太短,老師在這一分鐘裏可做了許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問題,給如如拿了一張紙,觀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動,看到有人在爭吵,然後找了把椅子坐下來。我們再玩一次,看看這一次我們在一分鐘裏能做多少事情。

(我這樣做小結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能感覺到他們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緊時間就可以做許多事。第二次遊戲時,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沒再出現爭執。)

幼兒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裏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鐘裏拿了一張紙,畫了一個小人;

我在一分鐘的時間裏找到了自己的數學本,寫了26個數字;我在一分鐘裏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兩架飛機;

我在一分鐘裏看了5頁書......

3、總結交流

提問:今天的活動,你有什麼收穫和發現?

學會了看時鐘;知道一分鐘很短,但我們加快速度也能做許多事情。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老狼老狼幾點鐘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老狼老狼幾點鐘

目的:

1、 通過遊戲較熟練地分辨單數、雙數、並知道單數、雙數的排序規律。

2、 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準備:

1、 小玩具若干,1-10 的點卡1套,1-10的數卡1套。

2、 不同顏色的墊子兩塊。

過程:

1、 第一次遊戲,複習10以內單數、雙數。

①今天,我們來玩“老狼老狼幾點鐘”的遊戲。遊戲規則跟以前的有點不同。請小朋友仔細看、仔細聽。

②教師扮老狼,報1點鐘、3點鐘、5點鐘時回頭,報2點鐘、4點鐘、6點鐘時不回頭。

③提問:遊戲規則有什麼變化?老狼什麼時候回頭?什麼時候不回頭?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把數卡分放在兩塊墊子上,請幼兒找出“老狼”回頭的規律。

⑤遊戲1-2遍。引導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即雙數整點時跟着“老狼”走,單數整點時不動。

2、 第二次遊戲,練習較正確、迅速地分辨10以內的單數、雙數。

①介紹新的遊戲規則:“老狼”在回答時間的同時,任意抽取一張10以內的數字卡片,如抽出的是雙數,幼兒就找一個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單數,幼兒則單獨站立不動。

②遊戲2-3遍,要求幼兒逐步加快速度分辨單數、雙數。

3、 第三次遊戲,感知單數、雙數的排列規律。

①介紹新的遊戲規則:教師扮老狼,幼兒分成紅、綠兩隊進行比賽。“老狼”在回答的同時迅速翻出卡片,兩隊幼兒搶答是單數還是雙數,並派代表按照“老狼”的要求來翻卡或回答問題。師幼共同檢驗正確與否,翻對或回答正確者即可得到一個小玩具。

②出示1-10的數卡,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幼兒瞭解其排列順序後將其反扣在墊子上。遊戲開始,教師逐一提出要求:翻出所有的單數;翻出所有的雙數;翻出比×大的單(雙)數;翻出比×小的單(雙)數;有沒有比10大的雙數,有沒有比9大的單數,有沒有比1小的單數,等等。

③“老狼”翻出一張卡片,問幼兒:它的小鄰居是幾?大鄰居呢?它們是單數還是雙數?

④統計玩具數量,確定遊戲勝負。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線的分類、統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線的分類、統計

一、 設計意圖

今學期班上進行線的專題活動,小朋友都很有興趣,紛紛從家裏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線。一時間,班上就有了不同質地、不同材料、不同顏色、不同用途的線。爲了能讓幼兒更清楚地認識,我組織進行線的分類、統計活動。讓幼兒更深入瞭解線的種類。

二、 使用對象及場所:大班幼兒在幼兒院進行。

三、 活動目標

1、 在觀察、比較、討論中,對線進行顏色、粗細、質地、長短的分類。

2、 教師和標記的引導下,學習自己設計簡單的統計表。

3、 語言表達操作的情況,使幼兒的語言和思維同步得到發展。

四、活動準備

1、 各種各樣的線若干。

2、 紙、筆每人一份。

3、 統計示範圖。

五、活動過程

1、 給幼兒提供各種各樣的線,請幼兒觀察比較,自己學會初步的分類技能。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好多不同的線,待會就請你們自己去觀察,看看能不能分清這裏一共有多少種線?

幼兒聽後就三三兩兩的在各種線前觀察,對線產生了興趣。

教學反思:這一環節,教師能讓幼兒自己先去觀察,比較,給了幼兒充分的自由空間,可以讓他們嘗試分類,也激發了他們的興趣。

2、 教師引導幼兒按顏色、粗細等不同特徵來分類。

師:剛纔我聽到有小朋友說,可以把相同顏色的放在一起。我們來試一下。

幼兒嘗試按顏色分類,把相同顏色的擺放在一起,全部分好後再數數各有幾種。

師:還可以按什麼來分呢?除了顏色不同外,你們還發現了其他不同的特點了嗎?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

師繼續引導幼兒,讓幼兒在發現、比較下不斷地想到分類的方法。引導幼兒說出長、短和用途來進行分類,並做好分類記錄。

教學反思:這個環節中,教師起啓發性作用,主體還是幼兒,讓他們自己去發現並說出來,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後,能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 教師把幼兒觀察、討論的結果記錄在黑板上,引導幼兒自己設計統計圖來記錄。

A、 幼兒看記錄進行操作活動,把所有記錄的結果統計出來。

B、 教師巡迴指導,發現各種方法。

師:剛纔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方法來進行分類,我把小朋友所說的都記錄在黑板上了,現在就要你們想想,幫我設計一個最漂亮的。

幼:老師我可不可以設計兩個。……

教學反思: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只提出要求,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嘗試,老師只是個觀察者,在巡迴的觀察着幼兒的工作,如果不是幼兒有求必答,老師都不去打擾他們,充分體現出幼兒是主體,不再受老師的影響。

4、 教師小結,並找出不同範例,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統計方法,讓大家學習。

師:這是誰的,請你來說說你是怎樣設計的,你爲什麼要這樣設計呢?

教學反思:這個環節中,每個幼兒的回答都會不同,有的會說得很好、很多,說得很完整,有的卻不知道怎樣表達,但都要進行鼓勵表揚,因爲要肯定他們的設計成果,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5、 活動評價:這個活動設計充分抓住了幼兒心,小朋友面對這麼多樣的線都很好把它分清楚,也記得快,所以教師善於觀察,發現問題,從生活中入手。在教學過程中材料準備的很充足,教師的語言簡而少,很具有啓發性,而且也留了時間讓幼兒充分的認識探索,是一節充分以幼兒爲主的課。

6、重要詞彙:質地、用途、統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在他們的筆盒裏有鉛筆、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鉛筆、橡皮是孩子們經常使用的文具,尺卻使用的較少。尺有什麼用?怎樣使尺子?小學生爲什麼要用尺?是幼兒感興趣而又疑惑的問題。設計此活動目的在於擴展幼兒對尺的認識,激發幼兒自己去探索,尋求,解決疑問,從而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滿足幼兒渴求學習的願望。

活動目標

1、 認識各種各樣的尺,瞭解其用途,發現其區別,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

2、 初步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活動準備

1、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尺,並瞭解尺的名稱,特點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長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捲尺等。)

2、幼兒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種長度:10釐米、20釐米、30釐米。)

3、操場上畫一條寬爲120釐米的“小河”。

過程建議

1、 認識各種各樣的尺。

(1)分組討論交流。

請幼兒將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組介紹。要求說出是誰幫助收集的,在什麼地方收集的,叫什麼尺,有什麼特點和用途。

(2) 集中交流。

請小組推薦,介紹比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導幼兒歸納有些什麼樣的尺,各有什麼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點。

(1)分組討論。

提問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這麼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樣的?有什麼不同?

(2)集中討論。

個別幼兒發言,其他幼兒補充。

(3)引導幼兒歸納,從用途、材料、形狀等不同方面進行小結。

3、找出尺的共同點。

(1)提問引發思考:尺有這麼多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歸納提升:它們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3、 測量活動。

(1)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

①請幼兒拿出自己的尺,嘗試測量桌子的長度。(以各自的尺爲單位測量。)

②請幼兒說說是怎樣測量的。

③引導幼兒小結測量長度的方法:測量時尺與被測量物的起點要對齊,每量一尺要做上記號,接着量時尺的一端要與記號對齊,要記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計,也不能多計,最後的測量結果就是物體的長度。

(2)測量操場上“小河”的寬度(120釐米寬)。

①幼兒用自己的尺測量,老師將幼兒測量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可讓幼兒反覆測量,確認後再記錄。)

②集中觀察記錄表,看看小河有多寬,讓幼兒思考,提出問題。

③集中討論:爲什麼小河的寬度會出現三種不同的數字?

④引導幼兒小結:尺的長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結果也不同。

⑤分別請量出三種不同結果的幼兒說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數字(表示尺的長度),教師幫助測算出小河的寬度(120釐米)。

延伸提示

1、 在活動中投放各種直尺,供幼兒選用。

2、 舉辦“各種各樣的尺”博覽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遊戲《小小雞》。

二、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因此,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

《小小雞》是我們根據外國樂曲創編的一首幼兒歌曲。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遊戲情景中學習。因此,設計小小雞到草地上玩和允許媽媽找小雞的遊戲情節。在遊戲中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小雞,在唱唱玩玩中,反覆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了玩中樂,玩中學。

三、材料和環境創設

1、小小雞一羣,供幼兒觀看。

2、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設在遊戲中學習的氛圍。

4.準備雞媽媽頭飾一隻,音帶、錄音機。

四、重點與難點

激發幼兒喜歡小小雞和雞媽媽的情感,並能遵守遊戲規則。

五、活動流程

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聽歌曲、表情感、講規則—學歌曲、明規則、做遊戲

六、活動過程

(一)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

1、幼兒看小雞,聽歌曲的旋律。(聽覺感受)

2、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學做小小雞。(動作感受)

(二)聽歌曲、表情感、講規則。

1、教師表演小小雞。(老師邊唱邊帶“小小雞”去草地)

2、幼兒聽歌曲用動作模仿小小雞。(背小包、戴小帽等動作體驗)

3、老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遊戲規則)

4、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遊戲,遊戲是有規則的。

(三)學歌曲、明規則、做遊戲。

1、分弟弟,妹妹做遊戲。(體驗遊戲規則)

2、聽音樂跟唱歌曲。(喜歡跟音樂唱歌,唱清歌詞)

3、邊唱邊做音樂遊戲。(再次激發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遊戲規則。 《小小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用"又、一共、還剩下"等詞語口編加法、減法應用題。

2、兩組圖片進行對比,感知問號的不同問法。

3、參與白板操作遊戲,對數學活動產生興趣,體驗口編應用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

2、幼兒人手一道算術題。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看看這個地方認識嗎?(出示羊村畫面)今天,它們要來考考大家,看看誰是最聰明的孩子?

2、學習看圖口編應用題,並記錄算式題。

(1)問題一。

--師:我們來看看誰帶來了第一道題?圖上有什麼?

(點擊美羊羊,出現"蝴蝶題")--師:美羊羊帶來的這個問號要問你們什麼呢?(一共有多少隻蝴蝶?)--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要用"一共"這個詞?

--出示美羊羊笑臉圖,表示答對了。

(2)問題二。

--師:我們再來看看誰帶來了第二道題??(點擊喜洋洋,出示"小鳥題")--師:圖上有什麼?看看小鳥有什麼變化?這裏的問號要問你們什麼?(還剩下多少隻小鳥?)--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要用"這剩下"?

(3)理解對比兩幅圖,感知問號的不同問法,幼兒學編應用題。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幅圖有什麼不一樣?

--誰能用三句話把三幅圖連起來完整講述?

--教師:我們用三句話講述,最後一句是提出一個問題,這樣的講述我們叫它應用題。

--誰能用三句話把這三幅圖完整講述編出一道應用題?

--教師:這裏的的兩個問號提問是不一樣的,飛來是用一共來表示的,飛走是用還剩下來表示的。

--幼兒根據應用題記錄算式:6+3=9、9-3=63、根據生活經驗幼兒自編應用題。

--剛剛我們都是看着三幅圖來編應用題的,現在我們能不能看着算式口編應用題呢?

--幼兒每人一個算式題,嘗試看算式編應用題。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編的應用題。

4、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看三幅圖口編應用題,還學會了看算式口編應用題,你們真了不起。其實,我們還可以利用生活中很多東西,編成應用題,回去後我們在嘗試編一編,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教材簡解】

幼兒生活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就像美麗的顏色一樣絢麗,而紅、黃、藍作爲三原色,它們相互交融、混合,又會變成其他的顏色,這些神奇的變化更讓孩子們驚歎不已。《綱要》中指出:科學活動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所以本次教學活動就是爲了滿足幼兒的探究興趣和操作願望而產生,激發孩子們探究顏色的興趣和積極性,爲他們提供一個廣闊的想象空問,進一步來探索發現顏色的神奇變化。讓幼兒在玩色這一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到了顏色的奇妙,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濃厚興趣將成爲他們繼續探索的動力。

【目標預設】

1、瞭解藍黃兩色擁抱會變成綠色、藍紅擁抱變成紫色、黃紅擁抱變成橙色的現象。

2、引導幼兒大膽操作紅、黃、藍變色遊戲,並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觀察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體驗自由探索的樂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在玩色過程中感受顏色的變化現象。

2、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感興趣,積極探索變色的奧祕,學習用語言表達。

【設計理念】

隨着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創新,科學教育越來越受重視,科學活動也越來越貼近孩子的生活。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但是,在現階段教育活動中,科學探索活動絕大部分都來自老師的預設,對於幼兒自發生成的活動我們探索的較少。在科學活動中,看似自主的探索,卻是在老師約束的框框內匆忙活動,有時,將活動伸展開來又侷限於知識、材料、時間、精力等準備的有限而沒有很好的展開,這些都足以使孩子們無法深入探索科學活動,無法解決圍繞在孩子身邊的科學難題,從而對科學活動產生距離感,最終失去興趣。面對科學活動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和疑惑,我們思考:科學活動中,要用怎樣的引導和形式,能始終保持孩子對探究活動的興趣與慾望,激發孩子探究的靈性。帶着思考,我將源於孩子疑惑中的科學現象,引領孩子嘗試着做真實、簡單的探索活動。

【設計思路】

我班的孩子在玩橡皮泥的時候,常把幾種顏色混合在一起,結果橡皮泥就變色了,這引起了孩子們的好奇:爲什麼這種顏色和那種顏色加在一起就會變顏色呢?孩子在疑問中對顏色的變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從孩子的興趣點和問題出發,開始了我們的探索活動。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1、師:今天有美麗的顏色寶寶到我們班裏來作客。看看是哪些顏色寶寶?(播放課件:藍色寶寶、黃色寶寶、紅色寶寶)看,藍色寶寶在和我們打招呼呢!(播放課件:藍色寶寶打招呼)藍色寶寶特別喜歡找好朋友,你們猜猜他會找誰做朋友呢?(幼兒猜測)瞧!藍寶寶找到黃色寶寶做朋友,親一親,抱一抱!好開心啊!誒!藍色寶寶怎麼不見了?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藍色寶寶怎麼不見了?怎麼變成綠色寶寶了呢?(播放課件:綠色寶寶)你發現了什麼祕密?(幼兒自由想象、討論、交流)(分析:第一環節以創設情境和談話方式導入,充分調動了孩子探究的好奇心,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藍色寶寶不見了,變成綠色寶寶的祕密。)

二、操作實驗,引導幼兒探索

1、師:孩子們,把你的藍寶寶和黃寶寶親一親,抱一抱,看看有什麼變化呀?

2、幼兒自主操作,證實自己的猜測。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展示實驗結果。

3、引導幼兒在記錄表上記錄實驗結果。(教師提供記錄紙和筆)

教師小結:好神奇啊!藍色和黃色抱一抱就會變成綠色!(教師播放課件:藍色與黃色的擁抱)(分析:在第二環節中,爲幼兒提供材料操作實驗,從虛擬的課件轉入現實事物,獲得成功後再次回到課件,幫助幼兒理解主題中"擁抱"的概念,並記憶藍色與黃色變化的規律)

三、深化問題,拓展幼兒思維。

1、師:藍色寶寶知道小朋友們找出了答案,開心的跳起了圓圈舞。看,他拉着紅色寶寶的手轉呀轉呀,誒,轉到哪裏去了?(播放課件:兩種顏色快速旋轉變色)

2、提問:藍色寶寶和紅色寶寶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呢?(播放課件:紫色寶寶)他是怎麼變出來的?你是怎麼發現的?(請一幼兒做實驗)紅寶寶和黃寶寶也想抱一抱,誰來幫助他們呀?(幼兒操作)(分析:當幼兒通過探索獲得一定成果,並感受到自己的探索與發現是有意義的同時,也就進一步地提高了幼兒對本次活動的熱情。)

四、提升經驗,幼兒自主探索。

1、師:顏色寶寶們還想找更多的朋友抱一抱,跳圓圈舞呢!如果讓他們和其他的顏色寶寶擁抱跳舞,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教師提供各種顏色的橡皮泥材料)

2、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結果。

3、啓發幼兒將變色的過程編出兒歌:紅寶寶黃寶寶,抱一抱,抱一抱,變成一個橙寶……

4、幼兒學念兒歌《色彩的擁抱》。(教師播放課件:擁抱時的變化)(分析:這一環節中形象生動的課件模仿飛輪的旋轉對顏色變化的過程進行展示,又能夠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並記憶。最後活動落下帷幕,首尾呼應,讓人惑覺整個活動有始有終,也給孩子帶來了下次再打開帷幕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的期待,爲活動畫下圓滿句號))

五、活動延伸,抒發積極情感。

師:你們就像小小魔術師一樣,變出了這麼多美麗的色彩!那你們猜猜:要是三個顏色寶寶在一起擁抱跳舞會變成什麼顏色寶寶呢?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我們班的孩子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認識了紅、黃、藍、綠、紫、橙、黑、白等不同的色彩,充分體驗到了色彩變化帶來的快樂,並掌握了紅、黃、藍三種顏色兩兩配色後的變化。整個活動以《小藍和小黃》繪本故事爲主線。分三個環節完成,層次清晰,第一個環節通過情景導入活動。第二個環節讓幼兒探索操作,引導幼兒觀察紅、黃、藍三種顏色兩兩配色後的變化。通過親自操作,讓幼兒更能切身感受顏色變化的神奇,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第三環節小結探索後的發現。在本次活動中我感覺做得較好的地方有:1、情境能夠貫穿始終,情境內容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需要。2、集體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幼兒主動探索爲中心,給了幼兒充足的時間自己去探索操作,保證了每個幼兒都能動手操作,發現顏色的變化。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分組活動沒有照顧到幼兒的個別差異,講述自己的發現時,沒有讓大多數幼兒發言。各種顏色的比例要課前試驗過,如紅和藍倒在一起變成紫色,紅色可以多點。課件的操作性不強,可作修改。這些都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的學習,吸取經驗和教訓逐步完善。

小百科:擁抱,人類行爲,禮儀名詞。拼音yōngbào,摟抱,多表示親愛。但也並非只能出現在情侶之間。出自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樑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的氣象標記,並願意嘗試與老師一起記錄。

2、感知天氣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

3、激發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2月天氣記錄表、各種常見的天氣符號、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外面的天氣怎麼樣呢?你有什麼感覺?爲什麼有時候有太陽,有時沒有?(因爲有時候太陽會被……)我還帶來了幾張天氣的圖片,你知道這些是什麼天氣嗎?

二、觀察圖片上的天氣情況

1、(出示雨天圖)你怎麼知道下雨了?(:看見有雨滴落在了花瓣上)

2、(出示雪天圖)你從哪裏發現是雪的?(:原來樹枝上、樹葉上和地上都鋪上了一層白白的雪。)

3、(出示晴天圖)哪裏有太陽?我怎麼沒看見有太陽?什麼光?(:原來是太陽光照在了向日葵上)

4、師:這些天氣圖片啊,還想找一些氣象標記做朋友呢。

三、認識氣象標記,並與實際天氣

1、(出示雨天標記)這個是什麼標記?雨天

(出示晴天標記)晴天

(出示陰天標記)白白的雲,外面的這一片天空是怎麼樣的啊?陰沉沉的,陰天

(出示雪天標記)那這個呢?

2、師:好,現在氣象標記和圖片找朋友,誰來爲這張圖片找標記?(出示陰天圖片)(教師再次強調氣象標記:找到的是陰天的標記……)(課件上進行正確的匹配)

3、師:讓我們來讀一讀這些氣象標記。

4、猜一猜其他三張標記

師:這裏還有三張氣象標記,請你們來猜一猜這會是什麼天氣呢?

(雨夾雪)哦,雨滴和雪花同時從天空中落下來,這是“雨夾雪”。(請多個幼兒起來認一認)

(雷陣雨)中間是閃電。在這樣的天氣裏面呀,我們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這是“雷陣雨”。

(多雲)這個太陽很奇怪,爲什麼這個太陽只有?哦,白雲把太陽遮擋了一半,這是“多雲”。

5、認識霧天標記

(出示霧天標記)師:這裏有一個很特別的氣象標記,它看着像什麼?這樣的標記和這張圖片是好朋友(出示霧天圖片)你見過這樣的天氣嗎?你怎麼知道這是霧的?:哦,它把後面的景物遮住了,看起來有點模糊,這是“霧天”。

6、複習鞏固各種標記

(1)用卡片輪流出示,讓幼兒認一認,讀一讀。

(2)讀一讀其他城市天氣

師:(出示江陰天氣卡)今天江陰白天天氣是……,那其他城市白天天氣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一一看。(海南、青島、常州、深圳、成都、香港、上海、江陰)多次反覆認讀。

四、討論

1、師:這麼多天氣,你最喜歡哪一種天氣?爲什麼呢?哦,有的人喜歡晴天,可以玩、可以曬衣服、可以穿漂亮衣服;有的人喜歡雪天,因爲可以堆雪人。那誰會喜歡雨天呢?你們爲什麼不喜歡雨天呢?

2、出示乾涸土地的圖片

師:它需要什麼樣的天氣?爲什麼認爲它需要雨天?哦,因爲土地很乾,你看小苗苗沒有水喝了,它需要雨天。

五、天氣記錄表

1、師:我這裏還有一張天氣記錄表,你能看出來這是記錄了幾月份的天氣的?

2、師:那今天的天氣,我應該畫什麼呢?用……來表示今天是……

3、師:那我們一看這張圖上有哪些天氣?雨夾雪在哪一天啊?你能把找給我看看嗎?霧天也讓幼兒找一找。(幼兒說出天氣,教師依次貼天氣卡片)

4、師:那我們來數一數,有多少個陰天?(有不同意見的請幼兒上來數一數)老師記錄。

5、師:那在這張圖上,什麼樣的天氣出現的最多?什麼樣的天氣出現的最少?

6、結束語:有誰知道明天是什麼天氣?天氣預報的阿姨是怎麼知道的?那我們就帶着這個問題回家去問爸爸媽媽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在一座山腳下,有三隻羊。一隻是大羊,一隻是中羊,還有一隻是小羊。它們上山去吃青草。

山上有一個山洞,洞裏躲着一隻大灰狼。有一天,小羊上山去吃草,它“的篤、的篤”地走上山,大灰狼聽見了小羊的腳步聲,就在山洞裏問:“誰呀?”

小羊說:“我是小羊。”大灰狼問:“你來幹什麼?”小羊說:“上山來吃草。”

大灰狼惡狠狠地說:“我要吃掉你!”小羊聽了很害怕,嚇得逃到山下去了。

中羊也上去吃草,它“踢託、踢託”地走上山,大灰狼聽見了中羊的腳步聲,就問:“誰呀?”

中羊說:“我是中羊。大灰狼問:“你來幹什麼?”中羊說:“上山來吃草。

”大灰狼惡狠狠地說:“我要吃掉你!”中羊聽了很害怕,嚇得逃到山下去了。

小羊、中羊把剛纔發生的事告訴了大羊。大羊說:“別害怕。我們一起想辦法對付他。”

三隻羊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呢?

大羊帶着中羊和小羊一起上山吃青草,大灰狼發現了,惡狠狠地說:“我要吃掉你們!”說完,從洞了躥出來,向三隻羊撲去三隻羊一起對付大灰狼,小羊用頭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頂,他們一起把大灰狼撞倒,大灰狼滾下山摔死了。

三隻羊高高興興地在山上吃青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體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萌發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2)仔細觀察畫面,聯繫故事內容進行思考,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多媒體投影儀(帶音頻)、《幸福的大桌子》的PPT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觀察畫面中奶奶的家裏有些什麼——談論奶奶有個舒適的家,現在只有她一個人生活在這幢房子裏。

第二環節:結合畫面瞭解兔奶奶的家人——原來奶奶家有誰,現在他們一個個離開了家。

第三環節:從奶奶的回憶中,發現兔奶奶一家在一起的快樂——體會兔奶奶最希望的就是孩子們能回家來。

第四環節:孩子們回來了——觀察全家團聚的熱鬧場面,並運用畫面的對比,進一步體驗全家團聚的幸福感。

今天的活動《幸福的大桌子》說的是如何關愛老人的一個話題。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孩子們理所當然的接受着成人的愛,其中祖輩濃濃的愛,他們接受了,卻一點感覺都沒有,所以這些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多,可是對自己的祖輩和家裏的老人真的是缺乏關注的。針對這樣的活動我們老師如何去幫助幼兒詮釋:“幸福的大桌子”的涵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