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花燈黃梅戲歌詞

本文已影響2.94W人 

鬧花燈黃梅戲歌詞,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聽黃梅戲,黃梅戲是一種很經典的戲曲,其中最經常會聽得就是鬧花燈這一場,甚至是有很多人都記住歌詞了,下面分享鬧花燈黃梅戲歌詞。

鬧花燈黃梅戲歌詞1

鬧花燈 - 正月十五

詞:於瑞洋 曲:於瑞洋

圓圓的月亮 倒映在荷塘

撩動的琴絃還醉了那花香

撩動了琴絃還醉了那花香

正月十五我們鬧花燈

鬧鬧串串喜慶火火的紅

閤家團圓的東方巨龍

騰飛着劃破這星空

正月十五我們唱幸福的歌

句句唱的心裏暖和和

載歌載舞的中華兒女

洋溢着吉祥歡樂

洋溢着吉祥歡樂

正月裏來 紅梅花兒開

開出一片火火的美好的未來

熱情的搖擺 歌兒唱起來

唱那一曲動人的天籟

正月十五我們鬧花燈

鬧鬧串串喜慶火火的紅

鬧花燈黃梅戲歌詞

閤家團圓的東方巨龍

騰飛着劃破這星空

正月十五我們唱幸福的歌

句句唱的心裏暖和和

載歌載舞的中華兒女

洋溢着吉祥歡樂

洋溢着吉祥歡樂

正月十五來 要大家樂呵呵

正月十五來 給大家送歡樂

正月十五來 掌聲熱烈有沒有

正月十五來唱首歌

熱鬧的小巷 喜慶話兒講

久別歡聚喜氣洋團圓的景象

正月十五 我們送吉祥

送福祿無邊萬壽無疆

正月十五我們鬧花燈

鬧鬧串串喜慶火火的紅

閤家團圓的東方巨龍

騰飛着劃破這星空

正月十五我們唱幸福的歌

句句唱的心裏暖和和

載歌載舞的中華兒女

洋溢着吉祥歡樂

洋溢着吉祥歡樂

正月十五我們鬧花燈

鬧鬧串串喜慶火火的紅

閤家團圓的東方巨龍

騰飛着劃破這星空

正月十五我們唱幸福的歌

句句唱的`心裏暖和和

載歌載舞的中華兒女

洋溢着吉祥歡樂

鬧花燈黃梅戲歌詞2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

簡介

元宵節是一年中燈火最旺的時節,可算得上是“火樹銀花不夜天”了。山西民間的燈火,自然也不例外。當然,這裏要把燈與火區分開來。燈,是鬧花燈;火,是放煙火。

鬧花燈黃梅戲歌詞 第2張

傳說

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爲“燈節”,在山西的縣城一級城廓甚至鄉、鎮中,這些居民集中地,繁華熱鬧區,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觀燈”已經成爲山西民間羣衆自發的活動。

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着觀燈的羣衆。

正月十五鬧花燈,在民間有很多有趣的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人們便組織起來打,有一隻神鳥因爲迷路而降落人間,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便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將人畜和財物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讓百姓無辜受難,便冒着生命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件事告訴了人們。衆人聽後,嚇得不知如何是好。當時,有個老人想出個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在門前掛起紅燈,燃放爆竹、煙火。天帝就會以爲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好,便分頭準備。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天兵往凡界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火光,以爲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天帝聽後,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財產。爲感激天帝之女的善心,爲紀念這個事件,從此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家家戶戶都要張燈結綵,點菸火,放爆竹,來紀念這個日子。

鬧花燈黃梅戲歌詞3

元宵節爲什麼鬧花燈

鬧花燈的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着觀燈的羣衆。

“天天打豬草,夜夜鬧花燈”。“東也是燈,西也是燈,南也是燈來北也是燈”,這是傳統黃梅戲《夫妻觀燈》裏的唱詞。幾位參加“遊黃山,看黃梅”雅稱“二黃”旅遊活動的西方遊客聽罷興起,便決意再來一次“中國元宵觀燈遊”,這才驚歎:“中國正月十五燈節比咱的狂歡節還要熱鬧”!於是興趣倍增,刨根問底探元宵。

中國人把正月十五稱爲“元宵節”是頗爲考究的,這裏的“元”指的是農曆正月十五正好是上元之日,這裏的“宵”指的是宵夜,“元宵節”便被嚴格界定爲農曆正月十五夜間的節日了,張燈、舞燈、觀燈、賞燈以及一切與燈有關的民俗文化娛樂活動也便成了它特定的節目內容。

元宵節的由來,雖可遠溯西漢時期,然而最爲盛行時卻要數唐代了。從《太平御覽》中“正月十五日,漢家祀太乙,以昏時到明”的記載來看,元宵節是古代皇帝“正月十五燃燈祭祀道教太乙神”宗教禮法演變而來的節日,是佛教習俗和道教傳統相結合的產物。正式爲其命名並詔令每年此日舉國張燈慶賀的,是漢文帝劉恆,到漢武帝時,元宵節則被列爲全國重大節日了,從此代代相襲至今。

鬧花燈黃梅戲歌詞 第3張

元宵節彩燈地方特色濃郁,各地均有“拳頭產品”,諸如:北京的宮燈、上海的龍燈、廣東的走馬燈、浙江的硤石燈、哈爾濱的冰燈、四川的自貢燈等,都是蜚聲古今享譽燈壇的。彩燈樣式更是五花八門各顯異彩,諸如:花卉燈、動物燈、人物燈、建築燈、風景燈、塔燈、宮燈、龍燈等,多以篾制燈架,以彩紙糊裱、手工書畫精繪而成,內點蠟燭成爲光源。近幾年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自娛自樂意識的增強,已經推陳出新,增添了鋼筋鐵骨燈架、微型馬達、微型電腦、新式電聲光源入燈的現代化彩燈新品種了。如:能搖頭擺尾招手致意並用幾國語言向觀衆問候的恐龍燈和能夠展示火箭發射、飛天、回收整個過程的火箭燈,使元宵燈綵賦予了強烈的時代特色。如今的元宵彩燈不僅是民間燈綵藝人彩扎、糊裱、剪紙、編結、刺繡、雕刻諸工藝與智慧的集中展現,它還是現代科技之光在燈綵上的折射。

“不夜城中陸地蓮,小梅出破月初圓,新年第一佳時節,誰肯如翁閉戶眠。”正月十五鬧花燈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氣洋洋”的氣氛而被稱作良辰美景,無論男女老少都會成羣結隊徜徉燈市去領略“樓臺上下火照火,車馬往來人看人”的節日氛圍。有燈謎讓你競猜,於賞燈中射虎添趣;有龍燈繞你狂舞,於翻飛中春心萌動;有燈展讓你投票,於評選中盡展風流;有湯圓讓你飽嘗,於賽吃中捧腹狂歡……正是:“正月十五鬧花燈,街衢斷煞夜歸人”了。

鬧花燈黃梅戲歌詞 第4張

如此良辰美景,當然會令古今文人墨客詩興大發的,略翻詩史便可發現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居然就是元宵燈節的產物,諸如:“東風夜放花千樹”、“衆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刻千金,欲買良宵無價”、“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等等,俯拾皆是。若以出新而論,愚以爲清代單可惠的這首《張燈曲》當推上乘:“上元張燈奪月彩,古時嫦娥應好在。手攀桂樹看人間,春燈萬點春如海。衣香人影何紛紛,車如流水馬游龍。百戲魚龍爭變幻,千家樓閣高玲瓏”。詩人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向世界昭示了這麼一個感覺——要狀述、描摹中國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盛況,非得登上月球居高俯看不可。這麼說來,那些把中國元宵燈節比作西方狂歡節的外國遊客,倒真有點“旁觀者清”的況味。現在,元宵節已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確實更值得狂歡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