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專注力的重要性

本文已影響8.17K人 

幼兒專注力的重要性,好孩子的發展離不開家庭的努力,家長要與孩子一起面對,解決問題、培養能力,是很多孩子的發展目標,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下面小編分享幼兒專注力的重要性方法。

幼兒專注力的重要性1

一、專注力的作用和重要性

專注力是以意識的主動使用爲基礎的心理活動過程,而意識的主動使用將決定幼兒的學習生活品質。意識的主動集中使用可以使得人的感官神經系統像一盞探照燈一樣直指目標,並過濾掉無序和無用的信息,使得信息處理的通路被打開,獲得即時反饋,並循環往復出現正反饋,使得人的思維能力和處理複雜問題的速度得到提升,專注力是人受用一生的無價資源。

二、排除干擾專注力的元素—內在失序導致精神

內在失序是當自我接受的資訊和既定的意圖發生明顯衝突,導致自身專注使用意識出現極爲不利的局面,包括明顯的痛苦、恐懼、憤怒、焦慮等現象。這種內在失序的現象也可以稱爲精神熵(借用物理學名詞,代表系統的混亂程度),將導致自我解體使得效率大打折扣。而精神熵的反面就是專注力(負熵),幼兒接收到的資訊和目標親和,精神能量就會源源不斷,積極的反饋強化了自我,使得我們可以投入更多的注意力,照顧內心和外在環境的平衡。

幼兒專注力的重要性

(一)引導幼兒積極探索自我意識,爲其提供諸多產生和使用意識的可能性,形成自我意識覺醒和專注力的工作循環。

自我代表生活經歷點滴建立起來的目標的先後次序,專注力塑造自我,也被自我塑造,專注力取決於運用精神能量的方式,牽涉到具體的目標和意圖。爲幼兒創造大量接觸自然、生活環境;參與文化、體育活動;使用探索、理性思維,甚至人類經濟、政治、軍事活動的場合,將幫助幼兒理解和定位自我,增加自我的複雜性,瞭解自然和社會規則,展示更多引發專注力的觸發點。

(二)引導幼兒區分享樂和樂趣,並正確認知到專注力帶來的樂趣比生物本能獲得滿足的享樂更具有持續性和發展性

享樂是幼兒期生活的基礎,是肉體本能需求引發精神熵(如飢餓引發的焦慮)之後恢復秩序的環節。但享樂本身並不能帶來幸福,無法帶動心靈的成長,不能增加自我的複雜性。享樂的體驗也能帶來樂趣,但無需耗費精神能量,但樂趣的產生必須依賴於專注力的使用,享樂的片刻轉瞬即逝,不能帶動自我成長。幼兒天生具備從專注中體驗到樂趣的能力,但非常容易受到父母及外界強制性和功利性的影響,甚至產生排斥情緒。應該爲幼兒創造無雜音的寬鬆認知環境,規避過於簡單的目標—物質滿足獎懲體系,避免幼兒形成狹隘的自我滿足的回饋習慣。

(三)挑戰性局面的控制權--爲幼兒創造適當具有挑戰性的環境是專注力產生的關鍵

真正爲人帶來樂趣的並不是專注本身,而是在相對艱難有挑戰的狀態下控制局面的感覺,幼兒喜歡在崎嶇的路面行走,喜歡捉迷藏都是這種感覺的體現。適當放棄生活常規所提供的保護,否則不會體會到控制的感覺。作爲家長需要爲幼兒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設定一些障礙,激發幼兒自主、自我和控制局面的慾望,而不是一味避免環境的不良刺激。

(四)目標不假外求—家長要避免將自身意識形態投射到幼兒身上

真正能夠使用意識專注力提高生命質量的事情在過程和回報結果之間並不存在強相關。比如喜歡打乒乓球的球迷真正的樂趣並不是輸贏本身,而是運動過程。家長在教育幼兒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要將結果的權重放大,因爲幼兒成長結果的最終反饋是由社會政治經濟結構決定的,家長無法控制,因此本身難免將自身價值觀投射到幼兒身上。比如家長刻意爲了將幼兒培育成爲行爲良好的公民而與幼兒溝通就是過於看重結果,需要調整爲體會跟幼兒的溝通樂趣而與之探討。當然,幼兒的活動很多時候不是純粹的結果導向,也不是純粹的過程導向,而是兩者的結合,家長需要積極引導幼兒發現過程之美,過程的激動人心。特別是對於藝術和科學研究的過程本身是無法預測結果的,那麼家長需要引導幼兒的能力便是規劃藝術和科學過程的方向,以及識別這種無結果導向的實驗的具體進度。

(五)引導幼兒形成自得其樂的性格—專注力產生的保障

過分的自我中心將導致人以自身利益作爲投影來看待周圍資訊,判斷的唯一標準就是其是否有助於實現自己的願望,除非有立竿見影的好處,否則難以去關注。而專注力的發生恰恰很多時候需要人處於無我的狀態之下,只對客體本身的美髮生興趣。因此過分的自我中心將導致專注失敗。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降低幼兒對於遵守社會規則或者迎合他人而得到獎勵的預期,使得幼兒清楚自身的樂趣不是來自於他人的讚賞和互動,而僅僅來自於和自然、具體事件、自身需求的對話,來自於自我的發現和認知。

三、家長需要盡力阻擋外在社會環境對幼兒專注力的不良影響

中國社會在近現代出現明顯的“失範”現象,人們往往在什麼可以做和什麼不能做,什麼應該做之間混淆不清,靠社會規則建立意識秩序的人就會感到焦慮。所以,家長在家庭環境中間需要營造明晰的規則架構,有助於幼兒產生專注的最優體驗:第一是清晰,幼兒需要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望,而且目標和反饋都毫不含糊。第二是重視,讓孩子覺得父母對他們所作的事,具體的感受和體驗都有濃厚的興趣,而不是一味巴望好成績。第三是選擇,孩子覺得自己有很多選擇,包括不聽父母的話,只是他們得準備好承擔後果。最後是挑戰,也就是由父母爲孩子安排循序漸進的行動機會。

最後總結,父母對待嬰兒的方式,很可能在人生開端就決定了他們日後控制專注力的難易。

幼兒專注力的重要性2

1、 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當孩子能夠把注意力集中於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去探求未知的東西,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經常喜歡搭積木的孩子更容易掌握組合與分解的知識技巧,這可以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2、 有助於提高孩子對某事的興趣

注意力集中能讓孩子更快的進入學習狀態,能更爲有效的獲取並消化知識,讓孩子覺得學習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從而愛上學習。一旦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面的時候,孩子就會慢慢的對學習產生興趣,主動進行學習,遇到困難也能夠迎難而上。

3 、對鍛鍊孩子的毅力有幫助

當孩子熱衷於某一件玩具並長時間擺弄時,不知不覺中也鍛鍊了他的恆心和毅力。注意力遊戲還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散漫的習慣,能夠沉着冷靜地處理問題,形成穩定的心理素質。

4 、可以激發孩子潛藏的好奇心

當孩子注意力集中時,就可以深入地思考問題。比如孩子在搭積木時,開始可能只會往上碼高。逐漸地,他會試着往左右搭,或組成新的圖形。

5、 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注意力集中的孩子,由於能夠專心於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更容易獲得滿意的結果,更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如果再得到父母的誇獎,孩子就會更加自信。

幼兒專注力的重要性 第2張

6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注意事項

1、孩子的專注力因年齡而異,不要強求。 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專注力是不一樣的,越小的孩子能夠專注的時間越短。一般情況下,3歲孩子能集中注意5分鐘,4歲孩子能集中注意10分鐘,5~7歲的孩子15分鐘,7~10歲的孩子20分鐘,10~12歲的孩子25分鐘左右,12歲以後的孩子集中注意力半個小時左右。所以“做事情三分鐘熱度”,對於三歲以下的小寶寶來說,已經很不錯啦。 2、每次延長一點時間。 如果剛開始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不要一下子定很高的標準,先是2分鐘,然後3分鐘,5分鐘,每次延長一點點。做遊戲,講故事,看書,都可以如此。 3、不能急功近利,注意勞逸結合。 有些家長看見孩子坐不下來,就對孩子喊:“不要亂跑”、“不要亂動”等等,這都是無效的教育方式,可能還會適得其反。彆着急,孩子需要你的耐心,和有效的“刺激”。另外,注意勞逸結合,學校上課都還有課間休息啊,所以,適度的放鬆,讓孩子和你一起唱唱歌、做做操,緩解疲勞

幼兒專注力的重要性3

觀察大多數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在於,他們不是智商不夠或有差別,而是專注力不集中,這使得他們不能專注於某一件事上,在課堂上容易分心,總是心不在焉,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課堂上的學習,最終使得學習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也是因爲專注力不集中使得學習成績差,經常遭到批評所以也造成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擊。

科學研究發現,事實上,兩個同年齡的孩子在智商差別不大的情況下,但在兩人的專注力集中程度不一樣時,他們經過測試後的結果也會大有不同的。專注力相對集中的孩子比集中程度較差的孩子,測試結果得分高出了31.5%,其中我們能看到專注力集中與否對孩子能直接產生了差距。

衆所周知,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不能一心二用。如果我們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須全身心投入。如果我們想把事情做好,但我們卻做到到把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上面最後我們可能會一事無成。專注力的培養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小時候就開始訓練他們的專注力,這樣他們就有助於養成專注力的好習慣。

幼兒專注力的重要性 第3張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培養專注力最好的方法是和興趣相結合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想我們自己,當我們做我們喜歡的事情時,我們總是能投入大量的熱情、專注和奉獻。孩子也是。當他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他們也會非常專注。孩子對事物越感興趣,他的專注力就越容易形成。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發現,大部分的孩子在做某些事情時總是心不在焉,容易受到周圍的事情影響,但他們卻能極其專注於某一件事情上,專注的程度甚至是你叫喚他,他都聽不到的程度了,這個程度可以說是去到全神貫注。因此,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這種愛好來培養他們的專注力。

2、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需要你爲之創造

一個良好環境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吧,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一點,但想想看環境也很重要,因爲它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嘈雜的環境、關係不正常的家庭成員、雜亂無章的室內環境,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在這種種環境下,孩子的心裏會有很不安的,這些干擾因素會分散孩子的專注力,所以我們應該儘量爲孩子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當平時孩子專注於某一件事的時候,我們作爲父母應該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問孩子是不是需要喝水、要不要吃點水果等無關重要的事件影響着孩子。如果孩子渴了他自己會去找水喝,如果餓了也會自己去找吃的。但父母老是打斷孩子的話,就會分散孩子的專注力,甚至影響了孩子做事情連續性了。

3、功課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敏敏是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有一次班主任給媽媽打電話:敏敏上課的時候經常走神,也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按時完成作業,擔心她的學習會跟不上了。掛完電話後,媽媽沒有批評敏敏,而是和爸爸一起去觀察敏敏的作業習慣。原因是敏敏做作業的時候過於分心,所以導致了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算是找出問題的原因,媽媽就開始爲解決這個問題而做準備了。

媽媽下班回家後並沒有立即要敏敏寫作業,而是讓敏敏盡情的玩耍。但這是有條件的,敏敏的作業必須要在媽媽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並且必須保證作業的準確性。因此,敏敏一定要非常用心,確保工作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並且準確無誤。果不其然,從那以後,敏敏學習的時候,她更加用心了,不會再邊寫邊玩了。同時,寫作速度也有了明顯提高,作業的質量也上來了。後來,老師給媽媽打電話反饋,敏敏無論是上課聽課,還是自習課寫作業,都很少在課堂上走神了。

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孩子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並且不允許一邊做作業一邊玩,只有專心做好一件事,才能保證學習質量。如果你的孩子也喜歡寫一會兒,玩一會兒,不妨試試敏敏媽媽的方法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