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炒菜會導致營養流失

本文已影響3.06K人 

怎麼炒菜會導致營養流失呢?很多人在做菜的時候爲了好吃,往往沒有去注意菜品的營養,許多很普通的家常做菜的方法都可能導致一些食材的營養流失,下面小編整理了怎麼炒菜會導致營養流失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怎麼炒菜會導致營養流失

怎麼炒菜會導致營養流失1

烹飪壞習慣

1、把油加熱到冒煙

大部分烹調油加熱到冒煙後,不僅口感變差,還會被分解,其中有益健康的抗氧化劑成分也被破壞,並形成有害健康的化合物。因此,加熱時,只要看到鍋中的油開始發出微光後就可以放心烹飪了。

2、過度翻炒食物

過度翻炒會讓食物無法被充分加熱,欠缺特有的滋味,還會將一鍋美味菜餚變成雜碎糊糊。

3、鍋中食材放得過滿

這樣反而會延緩烹飪速度,讓食材變得軟而黏。如果一道菜餚需要嫩煎,食材裝得過多會導致它們散發出大量水汽,使其喪失脆嫩口感。同樣的,鍋中放的肉太多會讓鍋內溫度迅速下降,導致粘鍋和烹飪時間過長。最佳措施是根據食材的軟硬程度和質地分批烹飪。

4、烤肉剛出爐就切

烤肉出爐後應該在熱環境下靜置一會兒,讓肉組織鬆弛。否則切時會出現大量血水,影響美觀和口感。

5、洗完生肉不清洗水池

沖洗生肉時水池會受到生肉中細菌的污染,很有可能引發由食物傳播的疾病。因此沖洗生肉後要立即清洗水池。

6、用高溫加熱不粘鍋

高溫會使不粘鍋內壁以煙霧的形式釋放出有毒物質,引發肝臟受損和生長髮育功能問題。所以,使用平底鍋烹飪前一定要調低溫度。

7、在不粘鍋中用金屬器具攪拌

金屬器具會把不粘鍋表面刮破,讓其內壁的全氟化碳進入消化道,對健康造成危害。用不粘鍋烹飪時,最好用木質鍋鏟。

8、直接用食品攪拌機攪拌很熱的液體

這種做法很有可能高溫液體四處迸濺。如果在攪拌時移開食品攪拌機頂端的瓶塞,用摺疊的紙巾或毛巾蓋住瓶口,就能有效預防。

9、將耐熱玻璃製成的餐盤放進烤箱

雖然耐熱玻璃能直接在爐火上加熱,但仍然無法承受烤箱的溫度,高溫會使它破碎。

10、過度攪拌麪糊

這樣會讓麪粉變成麪筋,做出的點心口感很硬。最好輕柔攪拌,直到麪糊的顏色均勻即可。

做飯注意事項

淘米次數不宜超過三次

做米飯時首先是要淘米,有些人喜歡把米淘好幾遍,又搓又揉的,直到水裏清凌凌才行,覺得這時候米洗乾淨了,可以下鍋做飯了,不會不衛生了。其實這種做法是錯的,淘米也有講究。

米中含有很多維生素物質和無機鹽,淘米次數過多,或者有人用熱水淘,米中的B族維生素、無機鹽和蛋白質這些營養物質就會淘掉三成多。用手使勁搓米,這種淘米的方法讓米的營養物質流失得更多。正確的淘米方式只需要用水將米輕輕淘洗兩次即可,不用反覆地搓洗。

蔬菜應該先洗後切

洗菜時,切開後的蔬菜與水的接觸面積會大大增加,易使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和部分礦物質大量流失。正確的做法是先仔細清洗蔬菜,並儘量將水分控幹後再切。需要提醒的是,切好的菜最好馬上烹調,放置時間不要超過兩小時,否則易導致某些營養素的氧化。

做菜宜旺火快炒

菜要做熟,但加熱時間要儘量短,烹調時應旺火急炒。據報道,豬肉切成絲,用旺火急炒,維生素B1的損失率只有13%,而切成塊用慢火燉,損失率則達到65%。

炒菜儘量少加水

炒菜時要急火快炒,避免長時間燉煮,而且要蓋好鍋蓋,防止溶於水的維生素隨蒸氣跑掉。炒菜時應儘量少加水。燉菜時適當加點醋,既可調味,又可保護維生素C少受損失。做肉菜時適當加一點澱粉,既可減少營養素的流失,又可改善口感。

怎麼炒菜會導致營養流失2

吃油的誤區

誤區1:長期只吃單一品種的油現在,一般家庭還很難做到炒什麼菜用什麼油,但我們建議最好還是幾種油交替搭配食用,或一段時間用一種油,下一段時間換另一種油,因爲很少有一種油可以解決所有油脂需要的問題。

誤區2:血脂不正常的人羣或體重不正常的人羣,用油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對於血脂不正常的人羣或體重不正常的特殊人羣來說,我們更強調的是選擇植物油中的高單不飽和脂肪酸。在用油的量上,也要有所控制。血脂、體重正常的人總用油量應控制在每天不超過25克,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基本上各佔一半。而老年人、血脂異常的人羣、肥胖的人羣、肥胖相關疾病的人羣或者有肥胖家史的人羣,他們每天每人的用油量要更低,甚至要降到20克。

誤區3:高溫炒菜很多人炒菜時喜歡用高溫爆炒,習慣於等到鍋裏的油冒煙了才炒菜,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高溫油不但會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還會產生一些過氧化物和致癌物質。建議先把鍋燒熱,再倒油,這時就可以炒菜了,不用等到油冒煙。

誤區4:不吃動物油如果沒有油,就會造成體內維生素及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影響人體的健康。一味強調只吃植物油,不吃動物油,也是不行的。在一定的劑量下,動物油(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是有益的。

怎樣吃食用油更健康

1、大豆油

大豆油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以亞油酸佔絕對優勢,並含有少量α-亞麻酸,維生素E較爲豐富,淡黃色則來自於少量的胡蘿蔔素。亞油酸對減少心臟病風險作用有限,但α-亞麻酸較爲有益。臨牀營養實驗證實,引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素,除了高量膽固醇外,其他兩種因素就是高血壓及血管栓塞,亞麻酸恰好可減少這兩種因素,所以具有降低血脂和血膽固醇的作用。不過,由於亞油酸和亞麻酸都不耐熱,亞麻酸尤其怕熱,煎炸或反覆受熱之後容易氧化聚合,對健康十分有害。

若用大豆油炒菜並不能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燉煮菜用它挺合適,炒菜的話儘量別燒到10成熟別冒煙。另外大豆油全部是溶劑浸出法制造,精煉後維生素E損失比較大。在購買時也要特別注意,凡是沒有寫着“不含轉基因成分”的大豆油都是轉基因產品。

2、花生油

花生油三種脂肪酸的成分構成基本是1:1:1,可以說脂肪酸組成比較合理,含有40%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36%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富含維生素E。很多人認爲花生油對心血管疾病有幫助,其實真正起到降低血膽固醇和有害膽固醇效果的還是花生蛋白質和其中的大量維生素E、膳食纖維等,而不是花生裏面的油脂。

買花生油要優先選壓榨油,還要選優質產品,因爲花生容易污染黃麴黴毒素,這種毒素特別容易溶於油脂。不過,花生油風味特別好,耐熱性也不錯,更適合用來做一般炒菜,但不適合用來煎炸食物。

3、橄欖油

橄欖油被公認爲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能降血脂、降膽固醇、預防多種癌症,還有非常好的美容功效。它的優點在於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可達70%以上,也就是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雖然可以降低血脂,卻容易在體內引起氧化損傷,過多食用同樣不利於身體健康;飽和脂肪酸不易受到氧化,但卻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單不飽和脂肪酸則避免了兩方面的不良後果,而且具有較好的耐熱性,有利於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LDL),升高其中的“好膽固醇”(HDL),缺點是缺乏維生素E。不過,橄欖油還廣泛用於各種化妝品和護膚品當中,能讓皮膚光潤柔滑,延緩衰老。所以特別受到世界人民的讚譽。

由於它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低,耐熱性比大豆油更好,氧化危險也比較小。所以,它並不像人們認爲的那樣不能加熱。橄欖油用來涼拌固然清香可口,用來炒菜燉菜也完全沒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橄欖油當中也分不同等級,市面上的進口橄欖油的摻假現象相當普遍,老百姓很難嚐出來,所以購買時切不要貪便宜哦。

4、玉米油

玉米油也稱爲粟米油、玉米胚芽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6%,其中以多不飽和脂肪酸佔絕對優勢,亞油酸含量最高其脂肪酸組成與大豆油類似,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約爲1:2、5,玉米油的優勢是其中維生素E的含量高於普通植物油,還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質,對皮膚和抗衰老比較有益。玉米油可以用於炒菜,也適合用於涼拌菜。

玉米油不是非常耐熱,適合用於製作加熱時間較短,或者加熱溫度不到發煙點的烹調。很適合用來製作成沙拉醬或者色拉油。

5、茶籽油

茶籽油脂肪酸構成與橄欖油相似,其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以上,單不飽和脂肪酸佔80-83%,甚至比橄欖油更高,其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由於茶油的脂肪酸比例合理,對於改善血脂模式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有意義,因而爲營養學界所重視,尊爲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油脂。精煉茶油風味良好,耐儲存,耐高溫,適合作爲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希望使用橄欖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爲替換品。

它耐熱性較好,適合用來日常炒菜,且完全可以替代橄欖油用於化妝和護膚用途當中。由於這種油脂是木本植物所產,種植於少污染的山區,不破壞植被,化學品使用較少,是最爲環保的烹調油選擇。買的時候也要優先選擇壓榨的產品,安全性高質量也更好。

6、稻米油

稻米油也叫米糠油,來自於米的糠麩部分,是米胚和米糠中所含的'油脂。它和玉米油一樣,含不飽和脂肪酸在80%以上,還含有相當豐富的維生素E。它的特殊優勢是含有米胚中豐富的γ-氨基丁酸,它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有一定的抗焦慮作用,對血壓控制有益。米糠油的脂肪酸構成和花生油比較像,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也含有部分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比例比較平衡。

稻米油的耐熱性玉米油要好,適合用於一般家庭烹調當中。因爲大米也容易生黃麴黴,也要注意其中是否黃麴黴毒素超標的問題。

7、葵花籽油

風味很好。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5%,亞油酸比例比大豆油還要高,含量可高達66%,遠遠高於市場上的其他油類。但現在研究發現,亞油酸它既能降低壞膽固醇,也能降低好膽固醇,可以說是“不分好壞”,所以實際上並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近年來的研究認爲,亞油酸屬於歐米伽-6脂肪酸,而膳食中這類脂肪酸已經相當過剩,歐米伽-3脂肪酸的比例過低,這種情況對預防心臟病和癌症相當不利。所以,葵花籽油、大豆油和玉米油這類含有大量亞油酸的油脂慢慢地退出了“保健油”的行列。

由於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抗氧化的綠原酸等成分,抗氧化能力較高,耐熱性比大豆油好。所以精煉葵花籽又適合溫度不高的燉炒,但不宜單獨用於煎炸食品。

8、調和油

調和油即由脂肪酸比例不同的植物油搭配而成,可取長補短,有利於膳食脂肪酸的平衡,對健康有利。但混搭時要讓脂肪酸搭配均勻,比如大豆油和葵花油都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爲主,所以大豆油混搭茶籽油比大豆油混搭葵花油更好。由於不同類型脂肪酸的健康作用是不一樣的,合理的比例最爲重要。目前認爲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合理比例在1:(1-1、5):1。

調和油用具有良好的風味和穩定性,價格合理,適合於日常炒菜使用。

9、核桃油

核桃油味道出衆誘人,非常適合做調味作料。所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接近80%,尤其是亞油酸、亞麻酸的含量爲其他食用油類品種之冠。對軟化血管、降低人體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有積極作用。但是核桃油比較不穩定,常溫放置容易變質,少量購買並冷藏保存爲宜。維生素E的含量很少,價格比較高昂。

核桃油適合拌蔬菜色拉、直接食用,或加入飲品(如蜂蜜、牛奶、酸奶)中。

10、麻油

麻油有“植物油之王”的美譽,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鈣、磷、鐵、卵磷脂、維生素A、D、E,有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防治便祕、冠心病、糖尿病、頭髮早白以及潤膚美容的作用。

中醫認爲肺氣腫患者,在睡前及次日起牀前喝一點麻油,可減輕咳嗽症狀。

11、豬油

豬油含較高的飽和脂肪酸,吃得太多容易引起高血脂、脂肪肝、動脈硬化、肥胖等,但也不要不敢吃,因爲其含的膽固醇是人體制造類固醇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和自行合成維生素D的原料。豬油中的α-脂蛋白能延長動物的壽命,這是植物油中所缺乏的。

在熬製豬油的時候不要用大火,當油溫超過200攝氏度時,其營養物質將會發生變化,不僅產生異味,而且食入後能影響消化,並引起咳嗽、眩暈、呼吸困難、雙目灼熱和氣管炎等症。此外,豬油不宜貯存過久,當豬油變質並有酸味的時候,切忌食用,因爲其中含有膽固醇,能夠使人患動脈粥樣硬化,危害人體健康。

12、色拉油

色拉油是植物油中加工等級最高的食用油,已基本除盡了植物油中的一切雜質和臘質,所以顏色最淡。

色拉油適用於炒、炸、煎和涼拌,這是其他食用油所不及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