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基礎入門

本文已影響6.86K人 

經絡基礎入門,中醫認爲,自然界與人是統一的整體,經絡是人體天然藥庫,很多初學者都反映,中醫的經絡學實在太難理解了,下面分享經絡基礎入門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經絡基礎入門1

1、先熟悉一下12經絡的名稱:

手少陰心經 足少陰腎經

手厥陰心包經 足厥陰肝經

手太陰肺經 足太陰脾經

手太陽小腸經 足太陽膀胱經

手少陽三焦經 足少陽膽經

手陽明大腸經 足陽明胃經

2、搞清楚它們爲什麼要這樣稱呼 ?

這12條經絡分別連著人體12個臟器,所以這些經絡都是用相連的臟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個胸腹,心包是保護心臟的一塊區域,是心的屏障,其餘的都比較容易理解。記住這12個臟器名稱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裏不舒服,就看是哪條經絡經過此地,一對應就出來了。從12經絡的排列上看,是分爲兩組,一組是按手足分,另一組是按陰陽分。

按手足分是告訴你手及手臂上有6條經絡,足、腿上有6條經絡。

按陰陽分是告訴你手臂的內側、腿的內側各有3條陰經;手臂的外側、腿的外側也各有3條陽經。

少陰、厥陰、太陰、太陽、少陽、陽明又是代表什麼呢?它們是代表陰氣的重與輕,陽氣的足與弱。

少陰陰氣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內側的最裏面。

厥陰的陰氣比少陰輕,但又比太陰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間。

太陰的陰氣最輕,就排在最外面。

經絡基礎入門

太陽是陽氣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陽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側的最外面。

少陽比太陽的陽氣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所以排在外側的中間。

陽明又比少陽的陽氣要弱,就像黎明初現的陽光,就排在了外側最裏面了。

經絡與大自然的陰陽平衡,是與四季的溫度有關。夏天陽氣最旺盛,就是身體虛弱的人,在這個時候也可以去疏通陰經了。陰陽平衡的理論還可以用在按摩時的手法上,如陰經的按摩最好是用補法,陽經的按摩可以用瀉法。

3、什麼是按摩的補與瀉呢?

一般來說,順看經絡按摩爲補,逆著經絡按摩爲瀉。

按摩時力度輕的爲補,力度重的爲瀉。

按摩時間短的爲補,時間長的爲瀉。

按摩範圍小的爲補,範圍大的爲瀉。

4、需要把三百多個穴位都記住嗎?

中醫在按摩經絡時有個說法叫「以痛爲俞」,也就是說疼痛的部位就是按摩的穴位。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臟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應的心經和心包經上沿著經絡慢慢地按壓,去感受整條經絡上各處的感覺。如有的地方痠痛,有的地力刺痛,有的地方麻木,有的地方發酸、發脹,那麼這時你按摩的重點就放在最痛的部位,把病竈揉開、揉散,甚至拔罐、艾炙、敲打都可以,越是痛感明顯的,越要堅持多刺激此處,這樣你身體的疾病很快就有好轉。

先從我們最常用的足太陽膀胱經開始,因爲這條經的陽氣最足,治療範圍最廣,所以也是最常用的一條經。膀胱經的起點在眼角的睛明穴,上行過額至頭頂,行頸後、後背、大腿後外側,小腿後側至小腳趾外側的至陰穴止。共有67個穴位,是人體中最長、穴位最多的一條經絡。

當膀胱經從頭走到了腳的至陰穴後,它的流動並沒有停止,而是穿過小腳趾從腳心的`涌泉穴上行。這時經絡又有了新的名字--足少陰腎經。

腎經是起於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沿足心及下肢內側後緣上行,穿過腹部到達胸部,與下一條經絡手厥陰心包經相連。

經絡基礎入門2

十二經脈的命名規律

內爲陰,外爲陽,

髒爲陰,腑爲陽,

上爲手,下爲足。

其分佈於肢體內側面的經脈爲陰經,分佈於肢體外側面的經脈爲陽經。一陰一陽衍化爲三陰三陽,肢體內側面的前、中、後,分別稱爲太陰、厥陰、少陰;肢體外側面的前、中、後分別稱爲陽明、少陽、太陽。具體分爲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四組。

十二經脈走向規律

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十二經脈的分佈規律

頭面部手三陽經止於頭面,足三陽經起於頭面,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在頭面部交接,所以說:"頭爲諸陽之會"。陽明在前,少陽在側,太陽在後。

經絡基礎入門 第2張

足三陰與足陽明經分佈在胸、腹部(前),手三陽與足太陽經分佈在肩胛、背、腰部(後),手三陰、足少陽與足厥陰經分佈在腋、脅、側腹部(側)。陰經分佈在四肢的內側面,陽經分佈在外側面。

十二經絡表裏規律

十二經脈,通過經別和別絡相互溝通,組成六對"表裏相合"關係,

手之陰陽:手太陽與少陰爲表裏,少陽與心主(手厥陰心包經)爲表裏,陽明與太陰爲表裏。

足之陰陽:足太陽與少陰爲表裏,少陽與厥陰爲表裏,陽明與太陰爲表裏。

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規律

"陰陽相貫,如環無端"

經絡學說是古老中國醫學的一部分,在中醫理論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瞭解人體經絡-日之中循行運轉規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從呼吸做起,以經絡爲據,洞悉太極之理,尊陰陽之綱紀,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氣者生之本也,時者生之用也!

經絡基礎入門3

經脈是中醫學獨有的一個專有名詞,經絡學是全部中醫學醫藥學基礎知識的關鍵之一,是身體中醫鍼灸和推拿的基本。簡易的講,經脈便是一個安全通道,經過它運作血氣、聯絡五臟六腑和表皮及全身各處,是身體作用的管控系統。

經脈,是經絡和絡脈的統稱。是身體運作血氣,聯繫五臟六腑型體官竅。溝通交流內外左右,磁感應傳輸信息內容的通道系統。是人體解剖的關鍵構成部分。經脈分成經絡和絡脈兩大類,其差別取決於:經,有相對路徑之意。經絡是經脈系統的主杆,多循行於身體的淺層,有固定不動的循行位置,多見縱列。絡,有關聯之意,絡脈是經絡的小支系,可尋行於淺部,橫縱交叉式,關聯全身,無從不至。

經絡分成正經和奇經兩大類,是經脈系統的主幹。有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

十二經脈別稱十二正經。十二經脈包含手三陰經、手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十二條。是經脈系統中行爲主體的一部分,與五臟六腑有着密切關聯。是血氣運作的安全通道。奇經八脈包含我們熟知的任督二脈即督脈、任脈,此外也有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合稱之爲奇經八脈。具備提升十二經脈聯絡和調整十二經脈血氣的功效。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別出的有一定循行特性的另一類經絡,是十二經脈的較大支系。十二經別各自源於四肢肘膝蓋骨以上位置。具備提升十二經脈中相爲表裏兩經的聯絡和補充十二經脈循行的功效。

經絡基礎入門 第3張

絡脈是經絡的小支系,之別絡、浮絡、孫絡之分。浮絡是浮行於身體前部位置的絡脈。孫絡是最細微的絡脈,亦稱孫脈。別絡是絡脈中很大者,十二經脈與督任二脈各分離出來一支別絡,再加脾之大絡,併成十五別絡。別絡有本經不要走鄰經之意,具備提升聯絡和滲灌血氣的功效。

除經絡和絡脈以外的連屬一部分關鍵包含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與肌肉和表皮的連屬一部分。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於肌肉、骨節的一部分。具備連綴四肢百骸,主司關節運動的功效。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作用活動在表皮一定位置上的體現區。把全身皮膚區劃爲十二個一部分,分歸屬於十二經脈,而稱之爲十二皮部。

經脈對系統各種各樣刺激性具備磁感應和傳輸的功效。經脈系統是血氣運作的安全通道,根據經氣的流注,將身體內外的各種各樣刺激性反映開展傳送。經脈對扎針、熨灸、推拿、推拿按摩等的刺激性,有靈巧的磁感應與傳輸功效。如針刺療法中的“得氣”,“理氣”,使“氣至病所”,便是經脈對醫治的磁感應傳輸功效的反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