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和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

本文已影響2.67W人 

如何培養和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止需要學習成績好,還需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可以幫助孩子充實自己的人生,那麼父母該如何去發現並且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呢?

如何培養和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1

1、興趣是快樂的起點

孩子愛問問題,那是一種求知慾,是興趣產生的起點,因此,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一定要認真準確的回答。看到家長熱心回答自己的問題,孩子自然而然就建立尋找答案的信心。千萬不要敷衍,胡說或者訓斥;否則,孩子受到挫折和打擊,下次她就會變得很小心,甚至不願意再與我們交流,失去繼續探討學習的意願。對於我們無法正確解答的問題,我們應該誠實地告訴孩子,然後我們一起或分別去尋找答案。

如何培養和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

2、正確引導,讓興趣愛好成爲習慣

孩子喜歡畫畫,我們就積極地鼓勵,並引導她要是去課外學習就會畫得更漂亮,激發她的學習慾望。我們帶她到少年宮去欣賞別的孩子的繪畫作品,她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並且,她自己也參加了幾次比賽,都有不錯的成績,更激發了她的興趣,直到現在她每個週六還堅持去學習,從未覺得這是負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把孩子的興趣調動起來,就會有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就是孩子,愛好和興趣每天都在改變。對於有些愛好我們要幫助他們作些取捨。並強化他們對現有愛好的深入學習,並養成習慣。

3、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處世能力

在學習上,孩子總是有很多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全部替她去解答,如果這樣,孩子就會產生依賴心理,也不能都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這樣會讓孩子產生得不到幫助和支持的挫折感。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留出適當的思考空間,讓她獨立自主地完成思考和學習的過程,讓她養成獨立自主思考的習慣,實在有難度的,我們先是引導,然後提示,最後也要儘量和她一起尋找答案,儘量避免簡單、直接地告訴答案。

如何培養和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2

歐洲父母用責任引導孩子學藝

孩子學藝,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歐洲,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但是兩個地方的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學藝,則無論從態度,還是做法上談,都大不相同。我今天就我在歐洲生活的一些觀察,和朋友們分享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聊一個13歲的英國男孩,他是一個攝影愛好者,並且早早就開始在國際大賽上拿獎。這位攝影高手可不是什麼“富二代”,他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九歲時得到了一個數碼傻瓜相機作爲聖誕禮物,從此愛上攝影。

家裏沒一個人懂攝影,他就一邊拿着相機練習拍照,一邊在網絡上看各種視頻自學,並進入攝影論壇向他人取經。一年後,他覺得有必要升級相機了,就將傻瓜相機換成了二手的Nikon-D90單反。

這個升級是他打了很多工並賣掉了傻瓜相機得來的。之後,爲了買鏡頭,他賣掉了所有的玩具,把課餘時間利用起來,在祖父母的牧場,捕捉靈感和拍照。

3年後,他就用這個二手的Nikon-D90,拍下了下面這張照片——“航跡”,贏得了野生攝影界最大的獎項。

有趣的是,當記者採訪,問他長大後想幹什麼。歐文說:“如果能作專業的攝影師當然很好,可是當一個農民而把攝影當作愛好也會讓我非常開心。”

這是一個英國普通的農家男孩,從9歲到13歲,努力追求愛好的故事,平淡樸實、理智獨立、腳踏實地。

可多數華人父母對於孩子的愛好,未必會這樣支持對待。

“別把孩子耽誤了”是個僞命題

國內有個熟人說她讀高一的兒子想玩攝影。平時連200元一雙的鞋都捨不得買的她,爲了支持兒子,立馬買了臺Nikon-D300給兒子,相機配上鏡頭要2萬人民幣。結果兒子卻說不喜歡Nikon相機,要佳能的。她又急又歉疚的跟我說:“都怪我,問也沒問清楚,就瞎買。花了錢也沒讓兒子開心,小小的愛好都滿足不了他。我們夫妻倆是啥都不懂啊,又沒本事,兒子生在我們家都給耽誤了。”

說實話,我真沒感覺到那個兒子怎麼被“耽誤”了,從母親認爲砸鍋賣鐵也要全力滿足孩子的那種理所應當中,我只看了對她孩子無原則的溺愛。

咱們似乎尤其在意設備的投資。要學鋼琴的,一出手就是幾萬塊的進口高檔鋼琴。要出國的`,不管有沒有必要,先買個單反再說。歐洲街頭,中國遊客或留學生,幾乎人手一臺優質單反。而歐洲這邊更關注愛好的本質,及努力的方向。

我開始玩攝影的時候,進了個國內的論壇,整版整篇都是介紹新手要買什麼樣的單反。我接着進了國外的攝影入門論壇,大家都在討論如何取景。

我的博士導師Jan,除了是自然科學界的泰斗之外,也是國際上拍野生鳥類的大牛人,數次獲得“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大獎。

我諮詢他該買什麼相機入門。

他問:“你主要拍什麼?”

“旅遊時用,拍風景。”

“那基本是靜物了。你不用買任何相機,用你的手機和數碼相機練習構圖和對光線的感覺吧。你要首先練出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我的攝影入門,就是從手機拍照一步步練起的。

公共琴房:荷蘭孩子的音樂啓蒙地

我還看到很多父母不喜歡孩子的某些愛好而武斷拒絕的情況,也看過有些父母不管孩子有沒有興趣,也非讓孩子學些才藝。最多的是逼孩子學鋼琴,考級。家長陪着上課,守着練琴,鋼琴聲伴着罵聲和孩子的哭聲,練得孩子和家長都是一肚子委屈,聽不到孩子對音樂的愛和詮釋。

可否用一個平常理性的態度來面對愛好呢?父母不妨多和孩子討論其愛好,多瞭解這個愛好的實質內容,多分析實現愛好的可能性及利弊。而孩子要懂得在追求愛好的路途上,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耐心、恆心和責任心。

我從沒見過荷蘭父母守着練琴的,孩子們知道那是自己的責任。荷蘭這邊初買鋼琴大多是二手的,家裏沒買琴的,孩子就在公共琴房練習。我很喜歡在那裏看老師和孩子們在課後玩的隨故事情節即興演奏的遊戲。

孩子坐到琴前,老師就開始說故事:“小矮人在森林裏快樂的走路,突然來了只大灰狼。小矮人跑啊跑,摔倒了再爬起來。突然,氣喘吁吁的小矮人眼前出現了一片美麗的花園……”

孩子邊聽故事邊切入適當的琴聲,隨着故事起承轉合變化,時而急促緊張,時而柔和夢幻。

一曲結束,大家開心地爲彈琴的孩子鼓掌,其他的孩子爭先恐後,想開始下一輪即興配樂演奏。

愛好不是鬆散的喜悅,它也是一種責任和能力,需要學習。一個人要從愛好裏得到最大的滿足和快樂,必須要有自己去創造機會,解決問題最後達到目標的整個過程。歐洲的孩子們,就是這樣一步步追求愛好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