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行爲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2.92W人 

不良行爲是什麼,人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不良行爲”這個詞,在很多人眼中的不良行爲可能是違法的事情,但實際上違法的事情並不全是不良行爲,那麼究竟不良行爲是什麼呢,下面讓小編爲大家解答。

不良行爲是什麼1

不良行爲是一個行爲概念,指不道德,不規範的行爲,不良行爲的基本特徵是與人們公認並且遵守的社會規範相對立,具有擾亂行爲準則、擾亂是非觀念、破壞社會秩序、破壞公共安全的潛在危害性和現實危害性。

不良行爲是什麼

從概念上講,嚴重不良行爲與不良行爲在反社會規範這一點上沒有區別,但存在程度上的差別。而程度上的差別又可能改變行爲的性質,使對嚴重不良行爲的處理由家庭或學校的干預擴大到司法機關的干預。

不良行爲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不良行爲是泛指一切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爲,包括違反一般生活準則的行爲,違反社會生活、學習、勞動紀律等公共道德規範的行爲,違反法律規範的行爲和犯罪行爲。而狹義的不良行爲則不包括犯罪行爲。不良行爲的基本特徵是與人們公認並且遵守的社會規範相對立,不受社會規範的約束並試圖打破這種約束,具有擾亂行爲準則、擾亂是非觀念、破壞社會秩序、破壞公共安全的潛在危害性和現實危害性,成爲犯罪的先兆和基礎。因此,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預防不良行爲開始。

不良行爲是什麼2

不良行爲是一個行爲概念,指不道德,不規範的行爲,不良行爲的基本特徵是與人們公認並且遵守的社會規範相對立,具有擾亂行爲準則、擾亂是非觀念、破壞社會秩序、破壞公共安全的潛在危害性和現實危害性。那麼不良行爲一般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跟華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不良行爲一般有哪些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不良行爲包括:

(一)曠課、夜不歸宿;

(二)攜帶管制刀具;

不良行爲是什麼 第2張

(三)打架鬥毆、辱罵他人;

(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五)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七)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

(八)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九)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爲。

不良行爲是什麼3

當你仔細觀察時,你就會發現,所謂不良行爲無非是缺乏知識(或意識)的行爲、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爲,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爲、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爲——或者因爲一個偶然事件導致我們轉向受“原始腦”操縱的行爲(此時惟一的選擇只有權力爭奪或退卻,而無法溝通)。成年人常常會和孩子一樣缺乏知識、意識和技能,並且會像

孩子一樣陷入“原始腦”的操縱中。這正是大人和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如此常見的原因所在一一權力之爭中,最起碼要有兩個人。而且,大人也往往和孩子一樣失望。如果你把不良行爲(你的,以及孩子的)看成是“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爲”、“缺乏技能的行爲”、“爬行動物腦操縱的行爲”或者“發展適應性行爲”,你對不良行爲是否就有了不同的認識?

大多數時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與其年齡相稱”的行爲,而不是不良行爲。許多父母和老師對人類行爲以及兒童發展瞭解的不夠、就把與孩子年齡相稱的行爲當成了不良行爲。想到許多小孩子因爲發展適應性行爲而受到懲罰,就讓人覺得實在痛心。例如,蹣跚學步的孩子因“淘氣”而受到懲罰,而這個年齡的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到能領會大人的要求的程度。他們的語言或社會技能還不能讓他們表達出自己想要什麼一一尤其是當他們的要求對他們身邊的大人來說似乎是不合情理、製造麻煩或不合適的時候。看到那些學步的小寶寶受到“暫停”的懲罰,而他們還不具備理解因果關係的能力,真是讓人心碎。

不良行爲是什麼 第3張

孩子們有多少次行爲不當是因爲他們累了、餓了?誰該爲此負責呢?(通常,這是由於環境所限,因此更有理由同情孩子和你自己,而不是給孩子貼上不良行爲的標籤。)或許這是因爲在建立日常慣例時,孩子沒有受到尊重。或許是因爲大人沒有意識到,強求會招致孩子的反叛和權力之爭,而啓發式提問(以及正面管教的其他

方式)則能引發孩子的合作。從承擔責任的.方面來考慮並且注重於解決同題(包括把犯錯誤看作學習的機會),而不是注重於不良行爲或懲罰,就會非常令人振奮。

聽上去好像我是在主張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發展適應性行爲完全放任不管,哪怕那些行爲不能爲社會所接受(通常被稱爲不良行爲)。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父母和老師都是成年人。既然我們要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爲,我們就應該學會控制我們自己的行爲。有了這種意識,我們就能夠成爲對自己的行爲負責的人,並且將我們的行爲轉變成鼓勵孩子的行爲改進,並且又不損傷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我們就能夠自己先“暫停”以梳理下自己的情緒,直到我們能夠深思熟慮而不是不假思考地對孩子作出反應的時候。我要建議的是,我們應該對不良行爲承擔至少與孩子同等的責任,並且要學會使用鼓勵性的、有長期效果的方法,因爲這些方法符合“有效管教的四個標準”的所有要求。

我們對自己以及孩子的行爲了解得越多,我們作爲父母和老師就能更有效。一個良好的開端就是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對孩子因失望而做出的行爲有更多的瞭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