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症狀

本文已影響2.27W人 

人體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症狀。人體內的蛋白質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質攝入不足對我們的人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下面一起來看看人體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症狀及相關內容。

人體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症狀1

第一,對鹹或甜的食物十分渴望。Simpkin說:“蛋白質能夠減緩糖在血液中的釋放,有助於確保血糖平衡。而低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會迅速將糖分釋放到血液中。分泌的胰島素會迅速將糖分分解。當血糖含量迅速下降時,便產生吃甜的或鹹的食物的渴望。”

第二,肌肉鬆弛。Simpkin表示,由於未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身體將只能分解肌肉以確保其需要,這將導致肌肉張力減弱,肌肉質量下降,關節支撐能力減弱。攝入的蛋白質不足,身體需要更長時間進行修復受損的肌肉組織和關節。

第三,大量掉髮。“頭髮稀疏、沒有光澤,指甲脆弱易碎,指甲突起和乾燥,皮膚乾燥都是蛋白質不足的最初跡象,因爲人體無法有效地再生細胞以取代死亡細胞。”

人體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症狀

第四,免疫力差。經常生病是免疫系統健康狀況不佳的一個跡象。Simpkin表示,由於蛋白質攝入不足,免疫細胞無法修復和快速繁殖,以對抗細菌。

第五,腦霧。缺乏蛋白質或攝入的蛋白質不足均會導致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警覺性下降。這些症狀會隨着血糖失衡呈現的類似跡象表現得更加顯著。

第六,睡眠質量差。晚餐沒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荷爾蒙的產生便會受到影響,導致睡眠失衡,影響睡眠質量。Simpkin說“色氨酸是一種重要的氨基酸,有助於促進睡眠。睡前攝取蛋白質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蛋白質食物中含有色氨酸的如,種子、堅果,火雞的雞胸肉,一些奶酪,豆類,扁豆以及雞蛋。

第七,壓力過大。Simpkin表示,壓力荷爾蒙的釋放會增加對肌肉和組織的損害,而壓力來源可能是生理上的(過度鍛鍊),或是心理上的。攝入的蛋白質不足,身體便無法修復由於生活壓力造成的組織損傷。

人體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症狀2

蛋白質日攝入量是多少

許多專家認爲,我們大多數人每日攝入了過量的蛋白質。久坐不動的美國人攝入的蛋白質超過每日建議量的50%。不過,如果你是一個運動者,那麼你的蛋白質需求可能會增加,因爲阻力訓練和耐力訓練可迅速分解肌肉蛋白。

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肌肉,那麼該不該攝入更多的蛋白質?不一定。有證據表明,健美和運動員一樣,確實需要更多的蛋白質,但是,任何超過RDA(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兩倍以上的攝入量,並不一定會幫助你練出更多的肌肉。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們將舉重運動員分爲三組:一個低蛋白組(0.86克/千克),一箇中蛋白質組(1.40 g / kg以下)和高蛋白質組(2.40克/千克),結果發現,“不同蛋白質組的瘦身效果並無明顯差別。“

人體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症狀 第2張

因此,理論上來說,運動量越大你的蛋白質的需求就越大。但超過兩倍的攝入量,對於肌肉構成就沒有任何幫助。

怎麼計算每日蛋白質的需求量

這裏有一個簡單方法可以計算出自己每日需要的蛋白質攝入量(以克爲單位)。即:用體重乘以係數(0.8-1.8中的某個數值),結果就是你每日建議的蛋白質攝入量。

例如,一名體重72.5 公斤的人,用1.2相乘就得出87,這意味着最佳的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是87克。

問題的'關鍵是怎樣決定0.8-1.8這個係數。如果健康狀況良好,而且生活沒有太大壓力,應該選擇較低的數值,如0.8。但如果壓力很大,就應該選擇高值。孕婦或從事極端體力活動的人,以及從疾病中恢復的病人也應該選擇高值來計算每日蛋白質攝入量。

人體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症狀3

蛋白質攝入過多會怎樣

1、呼吸有異味。過量攝取蛋白質,可能出現酮血癥的表現,即加速分解脂肪作爲能量,而不是通常的分解碳水化合物。註冊營養師傑西卡?科丁表示,這樣對減肥有好處,但會造成呼吸有異味。

2、情緒低落。攝取適量碳水化合物,有助於產生用於提高情緒的荷爾蒙血清素;相反,如果飲食中缺少碳水化合物,就會出現好抱怨、易怒,或悶悶不樂的情緒表現。

人體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症狀 第3張

3、損害腎臟。蛋白質代謝後,會產生含氮廢物,如氨、尿素及尿酸等,在體內堆積會傷害身體,要及時排除。

蛋白質攝入過多怎麼辦

1、降低熱量的攝取。無論控制什麼--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最終降低的是熱量的攝取。

2、減少食物的攝入量。要想減輕體重,無須放棄喜愛的食物,重要的是要加以控制。如果偏愛某種食物且食用量大,那就要注意減少每次的分量。

3、力量訓練。肌肉越多,新陳代謝就越快。爲避免弄傷身體,應請教練幫助選擇適當的重量和制訂適宜的鍛鍊計劃。鍛鍊前後要做伸展運動,以保持身體的靈活性,舉重的重量和次數可逐步增加。

蛋白質的攝入量要控制得當,雖然說缺乏蛋白質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干擾,但如果長期攝入過多期時,也會出現很多負面的傷害,因此大家要適當補充,而不可以過度。另外要重視平時的其他元素補充,保持均衡飲食結構,纔可以讓身體更健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