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倒閉前拖欠社保沒錢繳納

本文已影響1.17W人 

企業倒閉前拖欠社保沒錢繳納,在外有正式工作的人,公司都會爲其購買一定的社保,但是假如公司因爲經營不善企業倒閉了,拖欠員工社保,但是員工沒錢繳納該怎麼辦?以下分享企業倒閉前拖欠社保沒錢繳納。

企業倒閉前拖欠社保沒錢繳納1

需要先確認一下員工的社保狀態,是屬於欠費狀態,還是停繳狀態。公司在倒閉清算前需要到當地社保局按規定辦理停繳手續,在職員工的社保處於停繳狀態,纔可以日後辦理轉移。

如果企業在倒閉前沒有辦理停繳手續,那麼這種情況就比較棘手,那就處於欠繳狀態,需要由單位名義辦理補繳,才能辦理再轉出或接着繳納。遇到這種情況,只能走當地社保局的特殊處理流程,辦理轉移手續。

企業倒閉前拖欠社保沒錢繳納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企業倒閉前拖欠社保沒錢繳納2

一、企業倒閉欠社保怎麼辦

公司在倒閉清算前需要到當地社保局按規定辦理停繳手續,在職員工的社保處於停繳狀態,纔可以日後辦理轉移。

如果企業在倒閉前沒有辦理停繳手續,那麼這種情況就比較棘手,那就處於欠繳狀態,需要由單位名義辦理補繳,才能辦理再轉出或接着繳納。遇到這種情況,只能走當地社保局的特殊處理流程,辦理轉移手續。

二、如果企業倒閉員工有賠償金嗎?

企業倒閉員工有補償,具體標準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企業倒閉前拖欠社保沒錢繳納 第2張

以上就是企業倒閉,欠社保怎麼辦的相關知識,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即使企業倒閉了,企業依然有責任將之前所欠勞動者的社保補全,當然每個公司情況不同,可能處理結果也會有所不同

企業倒閉前拖欠社保沒錢繳納3

一、企業破產前拖欠社保如何處理

公司破產所欠的社保從該企業的破產財產中優先獲得清償,同時包括用人單位因爲勞動合同終止而應該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

《企業破產法》第113條,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卹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二)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三)普通破產債權。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產企業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按照該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企業倒閉前拖欠社保沒錢繳納 第3張

二、企業破產前簽訂的合同有效嗎

企業破產清算前依法簽訂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企業破產申請受理後,管理人對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有權決定解除或者繼續履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十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管理人對破產申請受理前成立而債務人和對方當事人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有權決定解除或者繼續履行,並通知對方當事人。管理人自破產申請受理之日起二個月內未通知對方當事人,或者自收到對方當事人催告之日起三十日內未答覆的,視爲解除合同。

管理人決定繼續履行合同的,對方當事人應當履行;但是,對方當事人有權要求管理人提供擔保。管理人不提供擔保的,視爲解除合同。

三、合同生效的要件有哪些

(一)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所謂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體據以獨立訂立合同並獨立承擔合同義務的主體資格。

合同是當事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爲目的、有意識地追求特定法律後果的行爲,它直接關係到當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當事人必須能夠認識和辨認自己的行爲,判斷自己行爲的法律後果,即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所謂意思表示是行爲人將其產生、變更和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意思表示於外部的行爲。

意識表示真實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條件,在大多數情況下,行爲人表示於外部的意思同其內心真實意思是一致的,但是,有時行爲人的意思表示與其真實意思不符合。在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況下,不能僅以行爲人表示於外部的意思爲根據,而不考慮行爲人的內心意思。

(三)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爲的本質屬性,也是民事法律行爲有效的當然要件。合同能產生法律效力就在於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合法的合同顯然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也不能產生當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

同時,合同不僅應當符合法律,而且在內容上也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